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挖掘馆藏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
2010-9-8 7:20:00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4072
 [    ] [打印]

 
  相比较而言,我省不少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展示仅仅是标本式的罗列。例如汕尾某渔家风情馆,通过大玻璃橱窗综合地展现了渔家的婚礼场景,不过搁在室外草坪上的几艘渔船令人不免感到某种不协调,因为船只不在其本来的生态氛围中。这几乎是所有博物馆都面临的问题。此外,有些地方的古村落,原住户已被全体迁走,游人看到的只是没有灵魂的村落躯壳。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缺憾,说明文化原生态与对外展示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需要找到两者间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让民俗文物“说话”
  当博物馆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成分等来妥善保存一件收藏品,处理的是文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研究文物的文化内涵,发掘文物的文化信息、复原文物所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再现文物与其所有者的联系等,处理的是文物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通过声光技术、组合搭配、动态表演、立体塑像、三维动画等展现文物的文化信息,增强文物的展示效果,就是建立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民俗文物的成功展示,需要同时与自然、文化、观众三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先生有句精辟概括考古文博工作的话:“以物论史、透物见人、代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笔者认为,现代民俗文博工作的宗旨应是:“以物论文化、透物见人、让民俗文物说话。”人类学工作者、民俗学工作者与文博工作者应携起手来,通过对民俗文物的全面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独特而灿烂的岭南民间文化,认识勤劳而智慧的广东人民,共同为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共 [1] [2] [3]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