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上挖出防空洞
2010-8-20 9:22:00 来源:中华古玩网 阅读:2997
 [    ] [打印]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工地在雨花路东侧,过长干桥左拐,沿着一条小巷——扫帚巷走一会儿,便是大报恩寺遗址工地的铁门。进入工地,烈日下,工地上只有寥寥几个考古队员,沿着古寺中轴线对称的两个驮碑的赑屃,格外显眼。
  “考古工作基本结束后,大报恩寺北区的布局也就一目了然了!”站在工地上,一位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工地上挖掘出了香水河河道,当年是流入秦淮河的。工地正西方的香水河河道上有一座最近被发掘出来的石桥,这就是当年的香水河桥,是进入大报恩寺的必经之路。山门(金刚殿)的位置并不在考古发掘工地的范围内,而是在围墙外的雨花商业大厦的下面,其基址无缘看到。
  从香水河桥向东延伸出去是一条石板路,考古工作者介绍,这条路是清代修筑的,明代的那条路还在它的下面。大报恩寺被毁后,这条寺庙中的“主干道”并未湮没,路上还可以看到琉璃塔散落下的琉璃碎片。
  传说中的“碽妃殿”?
  香水河桥的后面,接连有两个较高的高台,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这是大报恩寺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基址。“那大雄宝殿,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碽妃殿了!”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一直是一个谜。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棣的母亲是来自朝鲜的碽妃,朱棣建大报恩寺,就是为了纪念自己这个出身寒微的母亲。
  清代南京文人陈作霖在《养和轩随笔》中写道,他幼年时游览大报恩寺(当时大报恩寺尚未被毁),见大殿“封闭不开”,老年人说,这个大雄宝殿是为了纪念碽妃而建,南京民间俗称“碽妃殿”。不过,究竟大报恩寺内有没有碽妃殿,这座寺庙究竟是不是为了纪念碽妃而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