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明代大报恩寺遗址上挖出防空洞
2010-8-20 9:22:00 来源:中华古玩网 阅读:2998
 [    ] [打印]

 
  考古工作者向记者介绍,此次考古,还发现了大报恩寺的观音殿、法堂、画廊、祖师殿、伽蓝殿等附属建筑遗址,几座宋代建筑遗址也同时被发现。而前期考古中,还发现了三十多座历代墓葬,最早的年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
  截至现在的考古发现已经勾勒出大报恩寺北区的建筑布局是这样的:按照中轴线,依次是山门(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琉璃宝塔—观音殿—法堂,香水河桥两侧各有一座碑亭,观音殿两侧有祖师殿和伽蓝殿,观音殿后南北有画廊118间,祖师殿前有钟楼一座。奇怪的是,与祖师殿对称的伽蓝殿前并没有鼓楼,这和中国寺庙传统的“暮鼓晨钟”格局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目前也说不清楚。
  防空洞神奇现身
  记者在大报恩寺遗址现场一座老楼(原为扫帚巷小学)后面看到,大量石柱础、石围栏、石刻被堆放在这里,这是大报恩寺建筑的构件遗存,目睹这些,可以遥想大报恩寺建筑的宏伟。
  大报恩寺完备的排水系统也已全部现身,以一种解剖的视角,让人见识到它的奇妙。香水河与一条排水渠相连接,中间有闸板,以控制河里的水。排水渠从高到低修建,中间修有拱形排水涵洞,能够保证雨水流进附近的秦淮河。考古工作者还发现,许多建筑遗迹房檐垂直下方,还有石头砌成的石槽——“散水”,水顺着屋檐流下,流进石槽收集起来,最终也进入排水沟。
  在考古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一道长约十数米的券洞,和排水沟不同的是,这些券洞竟然是用红砖砌成的,和周边出土的明代建筑残迹的风格格格不入。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刚挖出这券洞时也很奇怪,后来才发现,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时期挖的防空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挖防空洞的人,没有发现大报恩寺的遗址,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考古工作者对记者说。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