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观复博物馆拆迁和民办博物馆困境
2010-8-11 8:50:00 来源:京华时报 阅读:5894
 [    ] [打印]


  “门槛非常低,猛一看似乎对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有好处,其实是害了民办博物馆。”马未都说。
  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等7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规范民办博物馆准入制度,加快出台《博物馆条例》,完善博物馆管理基本制度体系,明确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文物、民政行政部门制订民办博物馆登记管理办法,细化民办博物馆准入标准,完善审批程序,健全民办博物馆准入制度。
  只比观复博物馆晚半年开馆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同样面临用地问题。目前,这家博物馆藏身大观园北门的一间地下室内,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该馆馆长路东之表示,因为是租的房子,小到漏水等问题都只能谋求协商解决,大如扩改建则根本无任何可能。
  路东之说,他一直想找块地,建设一个永久性的博物馆,可是至今未能如愿,“好的地块,价格不可承受。可是荒村旷野,适合建博物馆吗?短期租块地,就像观复博物馆,说不清哪天就得搬迁,受得了吗?”
  依靠马未都的人气,观复博物馆虽地处偏远却参观者甚众,目前每年参观人数在5万人左右,接近首都博物馆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该馆工作人员崔女士说:“很多人就是冲着马先生来的,每次马先生的电视节目一播出,我们这里的客流就会有明显增长。”
  地理位置比观复博物馆优越得多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则因比较专业来者寥寥,很多附近居民都对这位多年的“邻居”知之不多。
  没有稳定的客流,也是地处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文化村的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必须面对的问题。该馆馆长姚远利介绍,科举匾额博物馆于2007年10月开馆,一开始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前来参观,客流量相当可观,按照当时的情况,单靠门票收入一项,就差不多能维持博物馆的运营。可是去年的甲流疫情让学生游锐减,今年接连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失去学生客流的科举匾额博物馆一下子门庭冷落。
  姚远利说,他们开始搞民办博物馆时都比较自信,以为有那么多宝贝,一定能吸引很多人,卖卖门票,搞搞纪念品,就能保障基本运营。现实情况却出乎他们预料,参观博物馆远没有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共 [1] [2] [3] [4] [5]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