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古建保护拒绝“变味”
2010-1-13 9:37:00 来源:南湖晚报 阅读:2701
 [    ] [打印]

 
  1月5日下午,由已调到秀洲区文联上班的缪惠新带路,记者来到油车港镇马厍宝铨路41号,这里是龚宝铨的故居,宝铨路也是因龚宝铨而得名。这天下午的阳光很好,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宅,在阳光的照耀下,沧桑而安详。记者从一扇侧门走进了老宅,院子靠墙种着3棵树,分别是桂花、石榴和樱花。
  一存一毁 两座老宅的不同命运
  龚宝铨是谁?他和鲁迅、钱玄同、许寿裳等是好朋友,和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等是一起战斗的革命同志,曾与蔡元培创立光复会,他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女婿,嘉兴油车港人。
  2007年7月4日,龚家老宅来了一群文化人士,他们是范笑我、薛荣、缪惠新和龚宝铨的外孙龚肇智。此时,这座老宅历经几十年风吹雨打,已破旧不堪,修复老宅成为他们的共识。他们的设想,得到油车港镇政府支持。
  最初是找专业公司对龚宝铨故居进行整修评估,结果被告知预算要100多万元,远超经费标准,缪惠新想到了嘉善杨庙的民间巧匠蒋师傅。他们把蒋师傅请来,在按照文物整修原则的前提下修旧如旧。2008年4月,修复工作正式开始。蒋师傅以天计工钱,需要的材料缪惠新另外去买。到这年10月,龚宝铨故居整修完毕,花费30多万元。
  维修工程结束,缪惠新在院子里种了那3棵树。桂花是为纪念老宅修复结束的时间,石榴树意味这座老宅集聚的文化可以代代相传,樱花树是指龚宝铨曾经在日本留过学。
  位于嘉兴东北的龚宝铨故居留下来了。而与龚宝铨故居摇摇相望,位于嘉兴东南凤桥南大街的章家老宅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如今再说这座老宅,圈内人大多痛心。2009年9月,章家老宅没能敌过整体规划,在时代的发展中,它被彻底拆掉。圈内人判断,章家老宅应已有200多年历史。
  看过老宅原貌的人仍然记得,老宅为石库门宅,两层,带阁楼,天井很完整,砖雕保存得也不错。紧实的地基、精美的木雕、考究的石板台阶、二楼高墙上的木格花窗丝毫未变,甚至木梁两端用于挂灯笼的铁钩也保存完好,这是章家老宅给最后去看它的人留下的整体印象。
  如今,章家老宅还能留给后人的,是一些拆下的木雕和砖雕。据说,这些东西将被迁移到梅花洲景区翰林府第景点。这也算不幸中之幸吧。只是,当这些木雕、砖雕离开了原来存在的母体,出现在观者面前,还能给大家的记忆划过应有的痕迹吗?
  “抢救” 听上去总有点痛心
  在凤桥,另有一处老宅近来吸引着关注的目光。这便是冯家老宅。
  1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凤桥梅花洲景区,冯家老宅在景区石佛寺边。“梅洲石佛”刚刚当选“南湖新景”,景区尚未正式开放,不过轮廓初显,能看出规划者的用心,这个景区在正式开放后,应该会成为市民的不错去处。
  冯家老宅边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上书“冯家大院”。老宅正在整修,正是这次整修,首先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冯家老宅”是一处徽派建筑,还兼备了部分浙派特点。嘉兴民间现存的徽派建筑并不多见,冯家老宅采用了马头墙等徽派建筑符号,具有较明显的结构繁琐、细部精致等徽式建筑风格,对于研究当时嘉兴的人口迁移、建筑文化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时间回到2008年2月,因市民呼吁,当时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冯家老宅受到重视。其后,有关方面协调了老宅的产权问题,文化部门也将其列入文保点名单。
  2009年12月,路过冯家老宅的人发现,有施工单位正在对这座百年老宅进行拆除。消息很快传到几位政协委员那里,他们一打听,冯家老宅正在进行整修,整修没有得到文化部门批准。
  记者沿着梅花洲景区一条还没铺好的道路来到冯家老宅前时,整修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着,记者想通过院墙门钻到老宅里面,被施工人员阻止了。一位施工人员说,老宅正在整修,3月28日前后完工,到时应该可以进入参观。
  随后,记者从凤桥镇了解到,冯家老宅整修的手续已办妥,维修方案的批文也已下来,之前还开过一个专家讨论会,对原先的整修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现在的整修,将按照新的指导性意见操作。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