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
2009-12-25 9:39: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3193
 [    ] [打印]


  据专家估测,南海一号出土文物很多价值连城,那么博物馆如何保证这些文物的安全?一位正在值班的保安员指着展柜上方的电子探头告诉记者,这里的监控设施可以遍及馆内的各个角落,他神秘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保安工作绝对有保障,一有风吹草动,警报器就会响起。”
  金腰带砚台添神秘
  如果说800年前的那艘南宋沉船上发生的事情总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现在许多展出的文物更为“南海一号”增添许多神秘气息。
  记者在珍品展示区看到,2004年出水的三个大、中、小不等的金戒指浸泡在水里,看上去好像是一家三口的日常装饰品,虽然经过800多年海水的浸泡,仍闪着光芒。此外,一个粗大的手镯——鎏金虬龙环也静静地躺在盛有淡水的盆子里。手镯通身金黄,镯子上的龙纹做工精细,其径口大过普通家用的饭碗。专家介绍,手镯的重量至少有四两重,成年男子的手腕戴起来也绰绰有余。
  “这些金饰的主人是谁,他们去往哪里,沉船后有没有脱险,这些都成为游客关注和猜测的焦点。”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在博物馆试开放期间,这里成为游客滞留最久的区域。
  但是,不断增加的新品则将继续为“南海一号”增加更多神秘色彩。记者昨天看到,一件于1987年出水的金腰带首次亮相,这件长1.72米、重566克的腰带呈麻花状,接口处有大量细致的花纹,“这可是我们珍品区的镇区之宝,”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同时引发人们无穷遐想的还有新展出的一块砚台,“石质的,今年出水的,第一次发现,”他表示,砚台仅此一块,还是会有一批?是船上有“文化人”使用,还是批量用于出口?这均需等待考古的进一步发现和证明。
   


  “水下考古”现场看
  虽然有关“南海一号”最终大揭秘尚需时日,但是记者现场了解到,今后游客可以现场观赏、见证到考古队员和专家们在水下进行考古工作实况。
  记者昨在水晶宫考古工作平台上看到,几位工作人员正用水管将沉箱顶部的积水吸干,“我们将会对那里进行清洗,为了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水下考古,我们几位水下考古队员准备明天为游客进行水下考古动态演示。”林唐欧将是其中一员,他正忙着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我们估计早晨八点就会集合准备,”他告诉记者,到时他们将身穿潜水服,背着氧气筒从平台处的软梯处下水,然后划小筏子到达计划作业区域,“会水下和陆上同时进行。”
  另一个明天隆重推出的节目也将引来关注,记者离开博物馆时,一位博物馆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为了让游客重新了解、体验“南海一号”的打捞情形,博物馆专门设计创作了有关古沉船整体打捞过程的长达6分钟的“动漫节目”,“从最初定位,下第一根桩,到最后出水,进入水晶宫,全部都能够展现出来。”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