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知识
河南出土的古代玉器
2009-11-18 9:19:00 来源:中国文物鉴定网 阅读:10012
 [    ] [打印]

 
    河南众多墓葬所出玉器,特别是上古三代的玉器,有着华夏民族的共性和与中原风格血脉相通的特殊个性,给我们提供了有关中华民族在审美、礼仪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多元复合性信息。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早期玉器的起源发展中,这种整合形态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新石器时代的中原玉器出土现状看,早期玉文化在河南并不发达,从八千年前开始对美石的认识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遗址开始,史前中原目前只见少量绿松石小型饰物和玉兵器、工具类,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舞阳贾湖出土的玉石和绿松石所制作的小件饰品,仰韶时期灵宝西坡遗址最近所出玉斧等,但远不能与东部的红山文化、海岱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中所出土的大宗玉器相比。上述地区所出玉器,具有成组大批量的精美玉礼器,表现出超越史前生产力、超越现实的精神和宗教层面的内涵。这些先进的玉文化因素在新石器晚期向中原地区集中的态势,已经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中崭露头角。禹州瓦店是河南龙山晚期王湾三期文化中代表性的遗址,经测定距今有4300—3700年。它处于夏立国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遗址内涵丰富,不同地区文化因子在此汇流,特别是一件玉鸟,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遗址中所出土的玉鹰(鸟)形笄器型一样。同样相近的玉鹰(鸟)形笄也出现在龙山晚期的陕北神木石卯。北方玉器与南方文化通过这个玉鹰(鸟)形笄可见其交流之轨迹。河南龙山晚期诸如登封土城岗、汤阴白营、禹县吴湾、孟津小潘沟和安阳等地都出上厂礼器、兵器、工具和小饰件,皆光素无纹,显然处于治玉技术之初始。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核成形时期,近年来在其中心区域的中原一带的玉器考古,证实着一个汇聚和辐射的动态聚合过程。
    随着夏王朝一统天下的形势,史前高度发展的几大玉文化板块——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河汾地区的陶寺文化、海岱地域的凌家滩文化和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不同的制玉传统开始汇集中原,河南偃师二里头所出,玉器具有多元文化汇流的特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融南北东西玉作工艺之特长。
    在二里头遗址最新的考古发现中,人型的建筑基址、丰富随葬的贵族墓葬和成规模的绿松石作坊,都说明了一个集权制国家形态的成熟。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类别中,既可见到受东部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影响的玉制工具和兵器类的特征,如多孔玉刀、玉圭、钺、齿牙装饰、绿松石器镶嵌饰物等,也可见到西北部来自陶寺、芮城等地以及更远的神木石卯玉器的传统,如大型的刃具,特别是斧、璧、钺、璋、戚等。另外,还有受环太湖良渚文化影响的壁、踪、环、管、椎形器等,受石家河玉器影响的柄形器、管、坠、人头像、动物佩饰和牌形饰。在玉器制作工艺上,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器,既有良渚风格的规整、严谨的造型和细致高超的细阴线雕刻工艺,同时在柄形器上的阳线运用上也可找到石家河玉器风格的遗绪。熟练地运用砣具进行解玉、钻孔、表面处理的工艺水平,义可与东部大汶口风格相媲美。其中七孔玉刀,已经摆脱了原始琢玉的技巧,长达65厘米的开片,规整的窄肩宽刃梯形造型,两端对称的凸齿,表面以交叉的阴刻直线构成网状几何纹饰,上部等距离单面钻七孔,加工精美,堪称精晶。这种在礼兵器枘部的细阴线雕刻,为几千年玉器阴线纹的工艺奠定丁基础。另外出土于二里头的不同形制的绿松石镶嵌的兽面纹铜牌饰和最近出土的长达70.2厘米以2000多片松石镶嵌的龙形器,历经几千年而不松脱,其绿松石加工镶嵌工艺所达到的高度使人难以想象。
    商是个尚玉的民族。商玉汇聚西部之玉材和东部之冶玉技术而蔚为人观,走向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安阳殷墟玉器及王畿内所出玉器,代表’厂商代王室用玉的空前盛状。《逸周书.世俘解》记载,武王灭商时,曾“俘商旧玉亿有百万”,虽近夸张,但也说明商玉的数量和品类之多。在近些年发现的商墓中,都发现了在随葬中占很大比例的玉器,其类型繁多,来源复杂,片状、圆雕、实用器皿一应俱全。其中商代晚期安阳殷墟妇好墓一次所出的玉器达755件之多,包括礼器、仪仗、工具、用具、佩饰、艺术晶、杂器七大类,特别是人形和动物形生肖玉佩,出自于对人和动物习性深入的观察,形象传神,并且能够巧妙地利用玉材,因物赋形,扬鼻的象、警觉的兔、回首的牛、张口的伏虎、展翅的鹰与燕、蜷龙和跽坐人等。妇好墓所出带冠神禽饰,原名玉鹦鹉,造型为长羽冠、勾喙、尾羽华丽,双勾线回转遒劲,构图严谨。圆雕跽坐人形佩,在服饰和姿势和神态上表现出殷商贵族与东夷的关系和文化特征。商玉中俏色工艺的实例,是利用天然黑白相间的玉料雕出玉鳖,灰黑色的鳖甲和白色的腹部四肢形成对比,是造型和玉料的完美结合。由于砣具、管钻、琢磨技术的高度成熟,商代玉饰的表面装饰比前代有重大的突破。双钩线纹的运用,将面与线结合,使阴线间阳纹自然凸出,呈现出阴阳交错的立体感觉,与商代青铜器以线条构成多层浮雕纹饰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美。商代工艺精湛的玉器,奠定了中原文化的悠久的用玉传统。近年来,在商都之外的区域如罗山莽张商周墓地,淮阳冯塘、新郑望京楼以及商末周初鹿邑太清官大墓所出玉器,河南信阳光山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人首与商王都所出玉器风格一致。
本文共 [1] [2] [3]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