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遼闊國土南部的澳門,人口眾多。自八十年代起,來自國內的新移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源源不絕的移居到此地。他們和還居住在內地的親友一樣,都希望在這小小的土地上能找到安居樂業的生活。
澳门現時的人口約有四十五萬,大部分為中國人,約佔93%,葡國人約佔5%,此外,就是其他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如菲律賓人及泰國人等。 澳門城市多元化的一面,表現在過去四百多年來,在這珠江口上一個具戰略價值的港口裏,居民一向和平共處,務農經商,為廣州城帶來繁榮,在本地催生了並至今還存在的,這個小型社會的文化結構,以及那到處舉目可見的,縱橫交錯的城市建築。
然而,整個亞洲,特別是中國,正經歷著快速的經濟、文化及科技的轉變,而澳門也反映出這些變化。那些見証歷史發展的城市影象,正飛快地消失,在短期內,東西方文化交流所維繫的特色也恐怕會就此失去。
故此,對建築文物的復修和保護以及表現城市身份的種種外觀影象,使它們不致消亡,這些工作都是刻不容緩的。除了人口增加對居住的需求大增外,房產發展及投機的傾向,對這一方面的工作添加了不少壓力。
人口的突然增長反映出現時本地人口的特點。估計現居民中,百分之五十為過去十五年移居來澳的新移民。他們大部分為中國人,抱著改善生活的目的而來,對本地的文化所知不多,在這裏過著一種與原居地的生活習慣頗為不同的生活。
澳門地方小,自然資源缺乏。居民勤懇工作,但還得面對鄰近地區平價勞動力的競爭。現在有的,只是在亞洲區獨一無二的,以歷史和文化為基石的旅遊業。這些歷史文化是最大的財富,應被珍惜及賦予新的生命力,它們是東方廣闊的土地的一部分,並也是在未來與其他城市有別之處。
因而,有這樣的共識,未來的澳門和她的居民應奮起保護她的社會和文化價值,保留和豐富這四個半世紀兩個文化和平共處的遺產。這些共識成為要建立一所博物館的基礎。這一機構,不單能反映本地的歷史,也表現居民社會和文化的特色,具有以下的計劃目標:通過有組織的展覽、研討會、出版刊物,研究等,推廣及吸引人們對澳門的歷史及文化遺產的興趣:搜集及發展與澳門人類、自然、本地歷史及考古方面有關的物品;通過調查研究,使這機構成為市民大眾的一個學習中心,讓他們在實際的環境中學習和吸收與澳門文化及歷史遺產相關的事物; 登記、保存及陳列具有澳門歷史意義的物品,特別是與其他國家及地區交往的產物;通過研究及傳播本地歷史文化身份的知識,與其他在澳門內外的機構接觸,進行合作及交流。在這些前提下,這一機構被定名為澳門博物館,並在一輪仔細的分析後,在所有可能的地點中,大炮台排眾而出,成為澳門博物館的最理想的館址,皆因它具備條件,能滿足所有計劃目標的要求。
炮台於1626年由耶穌會士興建,位於柿山之巔及城市的中心地帶。這亦是澳門博物館選址於此的理由。炮台的形狀為四邊形,每角皆建碉堡。其厚厚的外牆是用”蠔灰泥 ”來夯造的。”蠔灰泥” 是一種非常堅固的物質,由砂石、石灰、貝殼和蠔殼碎片等夯造而成。
澳門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於一九九五年四月正式開始運作,而博物館工程亦於九六年九月動工,於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建成啟用。建館工程包括兩部分:位於大炮台的博物館展覽大樓及位於北面山丘的博物館行政大樓。博物館共分三層,其中首兩層位於炮台地面之下,第三層側在炮台上。總面積為2,800平方米,實際展覽面積約為2,100平方米。博物館行政大樓雖然位於炮台外,但通過一條貫穿外牆,設有電動扶梯的隧道與博物館展廳相連。行政大樓設有行政及技術人員辦公室、博物館藏品倉庫、修復室、工場、電腦部,保安中心及演講廳等等。
行政大樓總面積合共2,300平方米,其中包括有為市民及遊客而設的禮品店及露天茶座。 博物館的展覽專題內容,大致上分三大部份,分別在館內三層展區展示。澳門地區文明的原始 (第一層):介紹本地區的起源,及新石器時期至十七世紀中葉,澳門這個重要國際 (亞洲和歐洲) 貿易商港的情況,這個時期亦是澳門的黃金期。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 (第二層):展示通過當地文化衍生的不同題材,這為澳門的社會文化帶來了豐富獨特的一面,例如有:澳門的傳統節慶、日常生活、傳統手工藝及典型行業等。
澳門當代特色 (第三層):是博物館最後一層。主要介紹當代澳門的各方面;由本世紀初現時的長者亦可追溯回憶的時期起,至目前的各種社會狀況。而澳門前瞻將會是這層的最後一個展題。參觀博物館後,遊客可到館外的炮台,那裏地方寬敞,遊客可懷著愉快的心情漫步,俯瞰整個澳門的景色。此外,在炮台範圍內,還有一個舊有的地下小室,是介紹大炮台歷史的長期展覽室;炮台於十七紀初由耶穌會士興建後,至1998年才被用作澳門博物館的館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