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提起海南,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迷人的海岛风光。但是除了自然景观,这片广袤的土地还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非遗项目种类丰富、传统技艺精彩。
今年7月,以“探海角琼崖,锦绣斑斓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2019“BMW中国文化之旅”在海南举行,深入探访了海南地区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民俗、黎族传统纺染织、黎族藤编、椰雕工艺等。BMW的海南探访以嫁接多种社会资源的方式,助力海南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
体验千百年前的航海“秘术”
海南岛渔民的航海历史,远比卫星定位的历史长得多……可是,数百年前,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是什么让渔民们躲过暗礁,辨识洋流,识别方位呢?
史料记载,距今7000-3000年前,中国南方“骆越人”的一支跨海而来,成为海南岛的世居先民,后称黎族。那个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渡海技能。
在海南琼海潭门和文昌清澜一带,渔民很早就开始到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进行捕捞作业。南海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为了不断积累航海知识,尽量减少航行危险,一代代船长口口相传、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智慧的结晶,最晚到明代初年,逐渐形成了手抄形式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又称《更路簿》)。
“更”指航时,根据航速折算成航程,一般以顺风计,一“更”为十海里;“路”指航向,即航海罗盘所指示的指针方向。南海航道更路经是一代代的南海渔民把握海上航行线路的传统民间知识,更是认定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领海的有力证据,2011年该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书保出海时使用的罗盘
今年60岁的王书保是南海航道更路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2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捕鱼技术,16岁便开始闯深海,28岁时就当上了轮机长。与其他人一样靠海而生的他,拥有一份与众不同的航海“秘本”。
每当有人问起更路经的方方面面,王书保都会操着浓重的潭门口音滔滔不绝甚至是不厌其烦地讲述如何综合考量航速、洋流、风速、时间等因素,计算出航船的实际行驶里程和确定航行的路线,进而抵达预定的目的地。
尽管在全球定位系统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王书保依然认为南海渔民代代传承、更新的《更路经》具有实用价值,“即使如今导航系统方便便捷,但我出海时仍然会借由《更路经》汲取经验。航海路线、岛礁气候、各处地貌……多年来,我一直用上面记载的线路进行导航,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如今,王书保每年还会亲自带领年轻的船员和航海发烧友出海,在船上手把手地教他们使用罗盘和更路经定位,每次当渔船抵达目的地的那一刻学员们无不为这一精湛的航海技术所折服。
椰雕
椰雕——皇帝也“种草”的天然贡品
提到海南,大家一定都会想到一个个圆滚滚、清凉爽口的椰子,但在聪慧的海南居民眼里,椰子并不仅限于“吃”这个功用,还衍生出一种集使用与设计于一体的工艺品——椰雕。
椰雕常与贝壳或者金银作伴,工匠们利用椰壳的天然形态,将其与饰物嵌镶结合,按设计好的造型拼接成工艺品。
史料有载,唐代已有椰雕。《琼州府志》载:“唐代李卫公征蛮时,常配一椰杯带于怀中。”椰雕因有鉴毒性能而流行于士大夫阶层,明、清两代,椰雕已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
明清两代时,海南的椰雕工艺已然成熟,成为了皇家贡品。清宫中饮用乳茶,用的便是进贡的椰壳碗。其外壁为椰壳,雕有松竹梅纹饰,内壁还嵌着银。
如今,椰雕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椰雕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历代椰雕艺人使椰雕技艺日臻完美,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工艺品。
探访黎锦的十年保护成效
除了乘船出海,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还深入了海口市、琼海市、五指山市等多地,了解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藤编等传统手工艺,海南椰雕等传统美术以及黎族打柴舞、黎族舂米舞等传统舞蹈类项目。
黄道婆是中国棉纺织业里程碑式的人物,元代纺织革新第一人,于清代的时候被称作“布祖”。她出身贫苦,因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与当地的黎族姐妹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并熟练掌握了错纱、配色、综线这些黎族织布工艺。元代时期,她返回故乡(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黄道婆所发扬光大的织绣技艺,正是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而现代人对黎族传统产品中最熟知的,莫过于黎锦了。
黎锦的制造工艺复杂,从压棉、纺线、染线到织锦都需手工操作
黎锦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用棉花纤维制作衣服,西汉时期已有精美的“广幅布”被作为“岁贡”的珍品,海南岛也因黎锦成为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进入20世纪50年代,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掌握该项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技艺的存续状况不佳。黎锦在2006年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
。想要织得好黎锦,流传千年的工序一步也不能少。黎锦的织造工艺十分复杂,从压棉、纺线、染线到织锦,所有的工序都需手工操作。织女们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挺住经线的木棍,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在她们的腿上,一幅幅灿如云霞的黎锦就这样诞生了。
得到了黎锦,心灵手巧的黎族妇女会制作成筒裙,并在筒裙上镶嵌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等等,这样在行动或是跳舞时,黎锦筒裙便会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此次探访恰逢这一项目入选名录1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近年来海南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大大提高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存续力。海南颁布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等法规文件,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按照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制订了该项目保护的五年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责任单位,根据计划检查落实情况;此外,海南还先后命名了五指山市的通什镇番香村、番茅村,东方市的大田镇报白村、玉道村等11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村,在传承村建立了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的传习所,在所涉及的5个市县文化馆建立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的传习馆。
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佩介绍:“如今,在海南熟练掌握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人超过1万人。去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陈佩说,十分期待此次探访活动之后能够遴选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研修,帮助他们设计并开发出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新作品和文创产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是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2016年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在2016年至2018年之间,“BMW中国文化之旅”每年都会遴选并资助10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
在此次活动的收官仪式上,成功推选出三项非遗项目的五位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将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教授将作为设计师,以“做中学”的模式,带领、帮助非遗传承人设计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非遗传承人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销售,从而有效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助力国家文化扶贫政策的落地与实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说:“今年,基地在总结前3年合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力图进一步提升研培质量,从单纯的研培与产业结合,向‘研培+艺术设计+产业’的有机结合探索。海南也将成为合作升级后的首个受益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