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陶火应 原标题:爹爹26年收藏省内年鉴300多本记录城市变迁 “黄爹爹不仅收藏的是书,更是一部部武汉史。”今年78岁的新洲区邾城街退休干部黄仕恒是一名藏书达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2000年退休后的唯一爱好就是收藏,喜好收藏年鉴源于他1991年和弟弟举办个人赈灾邮展录入1992年出版的《武汉年鉴》。黄老说,他有一个想法,要把收藏的《湖北年鉴》《武汉年鉴》和《新洲年鉴》进行梳理分类,建一个年鉴馆,方便他人查阅历史,了解历史。 11月18日,记者走进誉称新洲收藏年鉴第一人黄爹爹的收藏室,屋内满满的藏书让人瞠目结舌,靠着墙壁的一个大书架里放满了各种年鉴。明显能看出黄爹爹已经将收藏的年鉴按省、市、县分开存放。 “收藏年鉴也就是收藏历史。”说起收藏年鉴的由来,黄仕恒老人告诉记者,他爱好收藏是从1980年开始的,开始很专一,只收藏邮票,那时的工资只有36.21元,每月收藏邮票要花掉9元多,之后就开始在废品收购站淘书和收藏各种器物。 收藏年鉴是从1992年开始的,1991年,黄老和在长航弟弟黄仕橡在原邾城实验小学办了一次个人赈灾邮展,门票0.20元,邮展办了一个星期,募集到400多元,此款全部捐到新洲慈善会。让黄老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次个人赈灾邮展被1992年出版的《武汉年鉴》录入。 从1992年起,黄老的收藏范围又多了一项内容,爱上年鉴收藏,从1992年至今,黄老收藏《湖北年鉴》120多本,《武汉年鉴》130多本,《新洲年鉴》30多本,而且《湖北年鉴》《武汉年鉴》都有创刊号。 在黄爹爹的收藏室,记者还看到两本珍贵的年鉴,《中国电影年鉴》《中国人物年鉴》,《中国电影年鉴》创刊于1981年,宋庆龄在创刊号上题写了“热烈祝贺中国影坛百花盛开”12个大字。 如今,在黄仕恒老人的家里,除了书房,到处堆满了他四处收藏的书籍和器物。他说,他想在家开设年鉴馆,方便他人来查阅历史,了解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