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湾借“国宝”给日本引爆怒火 民众担心“天下第二行书”受损) 台北故宫“国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于1月16日至2月24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消息,引爆两岸民众怒火。台当局一边“大方”用中国古物拉拢日本,一边企图用“新故宫计划”搞“去中国化”,引发舆论的极度愤怒。 比翠玉白菜更珍贵的“国宝”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台湾《旺报》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是“天下第二行书”,排名在“天下第三行书”的苏东坡《寒食帖》之前。如今《兰亭集序》真迹难寻,《祭侄文稿》则是仅存极少数被保存下来的真迹。台湾《联合晚报》提到,《祭侄文稿》在2012年的公告中,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祭侄文稿》上次展出是2008年“晋唐书法展”,海外展则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台湾《中国时报》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于1961年赴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展出,造成严重损伤,以至于1996年27件限展文物再度被借展时引起强烈抗议。 台北故宫博物院14日下午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工作人员承认,隔着玻璃柜拍照对文物有影响,但只要不开闪光灯应该影响不大,“相信日方会小心对待展品”。对于为何将珍贵的真迹借给日方,工作人员则称,“这是上层的策略,具体原因无法告知”。她反复强调,“借出去会还回来,日本之前一些漆器或字画真迹也会‘回馈’过来”,但对于这次有什么回馈,对方表示“还不清楚”。 东京国立博物馆1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东京未和台湾进行“交换展品”,所有展品都是台湾单方面送去的,且《祭侄文稿》未进行特别保护措施,“游客不开闪光灯就行”。晚些时候,博物馆又对记者表示,“将在单独房间的玻璃柜中展示,游客禁止拍照,只有拥有许可的媒体记者可以,但也必须隔着玻璃柜进行,且不能使用闪光灯”。 新院长难找专业接班 14日,苏贞昌“内阁”正式就任,但台北故宫院长并没有确定人选,由副院长李静慧暂时代理,直到找到合适的人。对于原院长陈其南没有留任,岛内都很惊讶。据悉,台北故宫院长是由“行政院长”任命的。 台湾联合新闻网14日称,台北故宫向来是民进党最难自圆其说的一块,文物内容又硬又专,一不小心就会暴露无知,却又不愿找老故宫人接手,“只能以既无学术也无艺术专业背景的接班阵容,恐成国际博物馆笑柄”。文章说,李静慧在行政事务上虽不能说不用心,但学识究竟有限,既无法担起过去台北故宫惯例由学术副院长担起的“故宫月刊”,也无能力规划创新展览,主要还得延续陈其南“拆故宫”的路线。 “去中国化”的“新故宫计划”? 备受争议的“新故宫计划”延续,在岛内持续引发批评。所谓“新故宫计划”,包括北院(即台北故宫)扩建、阶段闭馆以及文物南迁,但新院什么模样、如何南迁等细节,都还没谱。台湾《联合报》披露称,“新故宫计划”规划为配合北院整建,将用2020年一年时间在行政、图书文献两大楼之间来回搬迁,60万件文物都需要移动两次,等于台北故宫研究员一小时要盘点、包装、搬运完至少3件文物,其中属于“国宝级”的毛公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翠玉白菜、肉形石等若未在展出中,都得如此搬迁。台北故宫前院长冯明珠称,前院长杜正胜任内规划将存放箱内的文物改放柜内,以易于取出,也历时十余年,“如今搬移数量更胜当年,却要在一年完成,实在难以想象”。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陈其南宣称实行“故宫台湾化”,台北故宫陷入“去中国化”、文物南迁等争议。不仅使大展质量衰落,也使访客数量每况愈下,台北故宫从2016年的460万人次急掉到2018年的380万人次。《中国时报》一篇言论称,“台独”不承认是中国人,却背负继承13亿人的中华文化道统,既想搞故宫“台湾化”,又建故宫南院,标榜“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以“去中国化”。资深媒体人李建荣称,民进党当局不能一面否定中华文化,一面又利用中华文化文物攫取选举利益。联合新闻网14日称,“新故宫计划”不仅是2300万台湾民众的事,更负有保存延续中华文化命运的任务。台北故宫的变革,“是蔡政府少许政客凭意识形态、个人好恶就能决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