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在廖静文故居“静庐”,举办了戴泽的师生引荐会,18名学生拜师戴泽,并举办了师生作品展览。 活动由主持人董晓川主持,一开始播放了关于今年97岁的戴泽先生一个短片,短片名字叫做《信》,呈现了戴泽先生与徐悲鸿先生几十年的师友感情和衣钵传承。主持人讲到,文化以人传,艺术也是,穿透时代荣光,更多的是身上这份深沉的责任感,我们相聚在这里,就是为了“传承”二字。 今天引荐会的见证人有: 田镛:田世光之子、北京画院著名画家。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李健:李苦禅之女、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 廖鸿华:廖静文之子、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今天引荐会的引荐人分别是: 温葆:中央美院教授。 戴旭光少将:前第四军医大学政委。 赵一唐:原北京教育学院艺术系系主任。 石成峰: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 徐庆平: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赵宏:新加坡维多利亚美术馆馆长兼策展人。 廖鸿华: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马清图:毛泽东同志故居原负责人。 戴信敏:华氏投资、华氏医药集团董事长。 王艺龙:大型文化纪录片《翰墨中国》(《书画人物志》)投资人、总制片人。 张慧:百雅轩总裁。 李满龙:鸿文书画院副院长。 陈媛媛:鸿文书画院理事,香港金声艺术协会理事。 阮宏毅:中铁十八局集团副总经理,集团总会计师。 谢蕾:宝甄艺术网董事长。 冯宇:势象空间总经理。 王王:北京美度国际贸易集团董事长。 李卫:瀚海拍卖油雕总经理。 胡鹏飞:戴泽先生徐悲鸿画室学生,第三届全国美展金奖得主。 徐悲鸿之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先生发表了讲话。他讲到:“今天真的是一场很特别的活动。也非常庄严,让我觉得是美术界的一件大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徐悲鸿先生曾经讲过:艺术虽然是小技,不是什么特别了不得的技巧,但是可以立大德、造大旗。徐悲鸿的艺术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的最高情感。有人说,徐悲鸿的作品如果上帝看到,上帝也会被中国艺术家这种这种感情、这种创造力,这种智慧感动到掉眼泪。我想,正是艺术家对艺术真挚的、深入骨髓的热爱才能这样感动他人。戴泽先生也是如此。戴先生是了不起的画家、也是了不起的艺术教育家。戴先生眼睛里面有一个非常美的世界,他连推开窗户,画对面房屋,他也静静画过了春夏秋冬。而且是画出了让人难忘的美感。就算是一个屋角,一棵树,也会让人过目不忘。” 引荐人代表也发表了讲话。 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石成峰先生讲到:“我是在改革开放中期结识的戴先生,但我在认识戴先生之前就知道戴先生的很多很多画。他画了很多非常优秀也有名的画,例如《农民小组会》、《太平军打败洋枪队》、《义和团廊坊大捷》、《胜利的行列》、等等。后来徐悲鸿纪念馆成立徐悲鸿画室,这时候我终于结识了戴先生。戴先生非常谦虚,他是中央美院辈分很高的先生了,而且他对恩师徐悲鸿的感念从未减少。退休后在徐悲鸿画室教课,于是我也推荐了很多学生到徐悲鸿画室去跟戴先生学习。因为我敬重徐悲鸿先生,也崇拜戴泽先生。希望今天拜师的年轻人能够专心学习,祝贺你们年轻人。祝愿戴先生健康,艺术长青。” 引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前第四军医大学政委,戴旭光将军讲到:“戴泽老先生当年曾在中央大学读大学。我曾经工作过的第四军医大学,三年副政委,七年政委,这样的艺术圈外的身份来参加和见证这场引荐会我感到十分荣幸,而且这样的引荐会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不同的年轻人,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戴先生是以公认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今天这么多国际知名的中国的艺术大师的后代见证下,徐悲鸿先生之子、田世光先生之子、李苦禅先生之女等等,也希望我们今天拜师的几位年轻人、受到戴先生指点的年轻的艺术家,更快的成长,创作出更优秀作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艺术之树长青,生命之树长青。” 引荐人新加坡维多利亚美术馆馆长,新加坡著名文化学者,赵宏先生说: “我有幸受邀,从赤道边上的小红点新加坡,回到我的故乡北京,出席著名画家戴泽先生的师生引荐会,感到非常激动,非常荣幸。我是田鸿的引荐人,今天田鸿的父亲,著名画家田镛(田世光之子)也莅临现场,一同见证这个庄重的时刻。 戴泽先生是徐悲鸿先生的弟子,悲鸿先生是公认的、对近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大师。戴先生一生追随悲鸿大师,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国第二代油画艺术家和水彩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戴先生已经九十七岁了。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为什么还要办这样一场收徒仪式?而且众弟子当中,还不乏专业美术领域之外的年轻人。是戴先生要立什么山头派系或者有人要借此机会敛财出名吗?显然不是。对于一个在文革动荡时期,依然可以安心一隅,描画唯美的静物花卉的艺术家来说;对于一个与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并肩站立几十年,并且在各个艺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戴泽先生来说,这些质疑也无需回应。 戴先生是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的艺术家,是真正践行悲鸿先生用艺术改造社会,强盛我们的国家,强大我们的民族的艺术家,是悲鸿先生的精神和衣钵的真正继承者。今天,他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就是像悲鸿先生当年一样,毫无一己之私,谦卑俯首,延揽人才,为国家留下光大艺术的种子。这些种子就是今天在座的诸弟子,无论长幼,今日入此门下,自当牢记戴先生殷殷提携之意,爱国家,爱民族,爱艺术,努力终生。 普通人只知道毕加索是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但他十八岁时候的写实主义作品就已经十分完美了;当年,在巴黎沙龙展上能够入选一幅作品,已属荣耀,但悲鸿先生一次可以入选五幅;悲鸿先生的作品《奚我后》因年久破碎无法辨识,戴泽先生凭借精湛之技术,掩却自身风格,以老师的笔法,再现老师的作品。纵观戴泽先生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他已经跨越了经典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的界限,跨越了油画、水彩、水墨的界限。 悲鸿先生和戴泽先生的专业是无可质疑的,他们的胸怀同样也是无可质疑的。1946年,悲鸿先生写信给远在比利时的吴作人说,北平艺专教务长一职“非弟莫属”;1928年,悲鸿先生聘请六十五岁的齐白石老人为国画教授;1938年,悲鸿先生向北京柳浪庄二十二岁的年轻画家田世光先生发出聘书,出任京华美术学院教员。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戴泽先生与悲鸿先生一样,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来就没有一己之私,所关心的就只有国家和民族,只有艺术本身。他与悲鸿先生一样,没有旧文人的无病呻吟,含沙射影,邀功卖赏,是真正的文化脊梁。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悲鸿先生也讲过,人不可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这傲骨就是为着国家,为着民族的强盛的初心和决心。 记住这一点,方不辜负戴泽先生爱国爱才之盛意,方不辜负悲鸿先生爱国爱才之盛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谨此与诸位共勉,做一个像两位先生一样的纯粹的艺术家。谢谢。” 嘉宾致完辞后进行了拜师仪式。见证人中厅落座,引荐人依次落座,学生依次行礼,戴泽先生赠送手札和《徐悲鸿》(杨先让教授著作),并与先生,见证人,引荐人一起合影。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学生刘亚莉(后排右一),引荐人:赵一唐(后排右二)学生郭廓(后排左二), 引荐人:王王 (后排左一)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学生郑雪涛(后排左二), 引荐人:(后排左一)学生袁锁营(后排右一) 引荐人:廖鸿华(前排左五)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 学生张义春,(后排左一)引荐人:陈媛媛(后排右一)学生韩安民(后排左三)引荐人:温葆(后排左二)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学生李牧遥(后排左一) 引荐人:马清图 学生戴鑫(后排左三) 引荐人:戴旭光(后排左二)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学生田鸿(后排左二)引荐人:赵宏(后排左一)学生孙超(后排右一)引荐人:王艺龙(后排右二)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 学生张文昌(后排左一)引荐人:石成峰(后排左二) 学生邵君(后排右二)引荐人:阮宏毅,李卫(后排右一)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学生刘芳(后排左一)引荐人:谢蕾 学生戴易(后排左二)引荐人:戴信敏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 学生易军(后排左二)引荐人:冯宇(后排左一)学生沙子鉴(后排右一)引荐人:徐庆平(前排左四) 戴泽(前排中),李健(前排左一),田墉(前排左二),徐庆平(前排左四),廖鸿华(前排左五) 学生陈智化(后排左一)引荐人:胡鹏飞(后排右一) 学生张艺馨(后排左二) 引荐人:李满龙(后排左三) 学生代表沙子鉴发表了讲话:“戴先生传承了徐悲鸿衣钵,是中央美院的奠基人。先生的德行和艺术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今天,承蒙先生允纳门下,我们得以恭行拜师之礼。成为戴先生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将徐悲鸿大师、戴先生的的艺术精神继承、传承、发展和发扬。对于我来说,徐悲鸿是我艺术道路上一直的向导,我也有幸重走了徐悲鸿的足迹,在巴黎美院经过了七年的留学,回国以来,又戴先生影响和教育,十分幸运,也给了我追求绘画艺术一些启发和力量。今天,我成为戴先生的门徒,这无形让我踏上了一种新的起点。感恩,感谢先生。” 学生代表沙子鉴 见证人李苦禅之女、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李健女士讲到:“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记忆中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我从小是在美院长大。所以今天来到“静庐”非常的激动。徐悲鸿先生跟我父亲李苦禅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从小就在他们身边长大,戴先生也是,他们都是看着我成长的人。我3、4岁的时候从大雅宝搬到了煤渣胡同,也是美院宿舍,于是让我们跟戴先生一家人就成为了邻居。廖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文革后1979年回到北京,调动工作岗位来到徐悲鸿纪念馆。我父亲之外的,徐悲鸿先生、廖静文先生以及戴泽先生,这些人都对我的人生都非常重要。我小时候有一半的时间在戴先生家,他们家特别热闹,他们家子女跟我们年龄差不多。戴先生在我的记忆当中,他不停的在画画,陈阿姨也是,她也在不停的画。我跟我爸爸说,我也要画西画。我爸爸就允许我跟戴先生学习,所以我的起点是在这个家。我回忆起来那会儿过得太棒了。到现在,我常常能想起那段时间先生,有人说说戴先生画画很多,我觉得是的,像戴先生那个时期的老先生,真的什么都能画,而且是拿起笔就能画,只是大家喜欢这个人的马,喜欢这个人的花,喜欢另外一个人的鹰。实际上在造型上他们什么都可以画,什么都会画,戴先生的国画就很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有的是从事专业绘画艺术,有的是从事少儿教育等等,拜师真的是学习的起点,以后,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来我去含着泪来的,这些人对我的感情都非常深厚。我由衷的带着感恩的心情,致敬我父亲、徐悲鸿先生、廖静文先生、以及戴泽先生这样,中国老一辈艺术家的大美的精神和风范。” 李苦禅之女,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长李健 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廖鸿华先生也发表了讲话,他讲到:“欢迎各位来到廖静文先生的故居。今天到场的很多人我也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天到场的除了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还有一些老先生,以及戴先生的各位挚友,欢迎各位。来到这里,举办这样一个庄重的拜师仪式,以及戴先生师生的作品展览,我也十分开心。关心、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是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是徐悲鸿精神,是廖静文精神,也是戴泽先生的精神。”最后廖鸿华先生宣布:戴泽先生师生画展及酒会开幕。 廖鸿华 徐悲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最后嘉宾一起回顾了戴泽先生的另外一个视频短片,是今年戴泽先生先后在 戴泽,1922年生,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中华民国时期国内最高学府)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黄显之、秦宣夫、吕斯百、陈之佛等先生。1946年毕业以后,应徐悲鸿之邀北上北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助教、讲师。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曾修复徐悲鸿《奚我后》等多幅作品。应邀为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创作大量作品。戴泽是徐悲鸿学生、助教,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中央美术学院奠基人,徐悲鸿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