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资讯
韩国丝绸之路文明展呈现亚欧2000年交流史
2011-1-8 9:53: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6379
 [    ] [打印]

 
  编者按:著名的《伏羲女娲》图、小河墓地的木乃伊、彩绘泥塑打马球俑、铜车马仪仗俑群、多件敦煌壁画临本与佛像模型……这些来自新疆、甘肃等地的中国文物眼下正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大文明展”(韩方名“丝绸之路与敦煌”)上展出。正是它们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荒凉,繁华与荒废。
  辽阔的欧亚大陆上有着古代人类难以逾越的高山、峡谷、沙漠、草原,但是东西方之间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相互隔绝。在中国北方的草原、荒漠的绿洲之间就存在着不连贯的贸易之路,这些小路的走向大致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的雏形。距今5000年左右,以黄河为中心的农业文明已经形成,稍后,北方游牧民族也日渐强盛。中原文化的不断向外扩展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向南渗透,加速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塞种、戎狄、匈奴、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沙漠绿洲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带来了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物质文化,同时也将华夏文明远播中亚、西亚和欧洲。早期的这条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并非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在河南安阳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中就曾发现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在新疆阿拉沟墓地、宁夏固原、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的草原游牧民族文物。其族属虽不能一一确定,但其文化面貌的独特性与整个欧亚草原的共性引人注目。
  公元前174年左右,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自河西走廊西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到公元前174年至前161年,匈奴再次迫使大月氏迁至阿姆河。这一系列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说明出入河西走廊与联通中亚、西亚的道路已为游牧民族所熟悉。这一连串的事件像投入平静水面所泛起的涟漪,导致了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力步入鼎盛时期。公元前139年,汉武帝获知大月氏西迁的消息后,派遣张骞率领使团前往大月氏,以便东西夹击匈奴。张骞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中国史书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意为空前的探险,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国官方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汉武帝动用国家力量打通西域,开拓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建郡设关保障畅通,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军西征,引进大宛汗血宝马,使得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足发展,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俑,可谓这一历史发展之见证。早期丝绸之路上接力式的贸易方式至此变为由政府支持下的直接贸易,丝绸之路把长安和罗马之间传递式地连接在了一起——成为自东亚黄河中游起,经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大动脉。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将这条著名的交通线命名为“丝绸之路”。西汉于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逐渐步入了繁荣时期。中国丝绸西传至罗马帝国后,备受贵族青睐,各国的使者和商旅将中国精美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波斯、罗马,交换来了欧洲、中亚、西亚的金银珠宝、珍禽异兽、宝马良驹等。塔里木盆地的营盘墓地土著文化因素与东、西方文化因素共存,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当时丝绸之路的贸易、交通、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共 [1] [2] [3]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