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河北数十座千年古墓被盗
2010-8-5 8:57:00 来源:燕赵都市报 阅读:3065
 [    ] [打印]

 
  2004年,河北省考古人员在井陉县唐家垴发掘出唐、宋、金墓十余座,其中5座唐墓均属仿木构砖室墓,并出土了一批铜、铁、瓷等质地的文物,并在一个墓室砖雕周壁中发现了罕见的法师像。
  2008年,唐家垴被列入第五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然而,随着唐家垴知名度的增加,盗墓贼也蜂拥而至。从 2008年至今,该省文保级墓葬群保护区内外遍布盗洞,共有数十座墓葬被盗,不少墓葬遭反复盗挖。盗贼之猖獗,令当地村民与文保部门头疼不已。
  保护区内外遍布数十个盗洞
  唐家垴古墓葬群位于井陉县天长镇,在一个土台之上。
  8月2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看到,土台周边是一圈梯田,顶上有一平台,部分梯田与平台上种着玉米。
  尽管经过7月31日大雨冲刷,平台上被盗挖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为了掩人耳目,盗墓贼在掘开墓葬之后,会将盗洞回填。从远处看,田地里似乎并无变化,但是近前仔细观察,回填之后的土质明显与别处不同。
  “这是去年盗挖后的痕迹。”天长镇古城文物管理所所长杜慎庭指着土台东侧梯田里两处虚土告诉记者,盗墓贼盗掘之前都会踩点,用先进的探测器探明墓葬的准确位置,在准备开挖盗洞处做出标志,然后伺机下手。在平台之上,盗挖过的痕迹更是密集,有的盗洞相聚不过3米。其中一处墓葬显然被挖掘不久,周边的不少玉米被虚土掩埋。
  杜慎庭说,保护区内盗墓贼留下的探眼随处可见。由于大雨冲刷,大部分探眼被掩盖,只有少数还露着窟窿眼。其中一处被回填后的盗洞在大雨冲刷下虚土下陷,露出长约1米,宽约0.5米的盗洞口。洞口周边散落着朽化的白骨与瓷器碎片。
  记者数了一下,在面积约千米左右的平台之上,被盗挖过的痕迹就有七八处之多。平台西侧的另一土台之上,盗挖过的痕迹更是满目都是。
  省文保单位成盗墓贼眼中“肥肉”
  “盗墓贼太厉害了,不少仪器甚至比专业人员的都先进。”杜慎庭说,据他粗略统计,包括保护区范围内的墓葬在内,盗墓贼挖掘的盗洞多达好几十个,不少墓葬被盗墓贼反复挖掘。盗墓贼很少在空地上乱挖,按照一个盗洞底下一个墓葬来看,被盗挖过的墓葬不在少数。
  “这可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啊,却成了盗墓贼眼中的肥肉!”
  据杜慎庭和东关村委会刘书记介绍,大家原来都知道唐家垴附近有墓葬,但是对墓葬的价值并不了解。2004年,一场大雨将一座墓葬冲开,古墓的真面目这才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久,省文物部门对唐家垴古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的成果非常可观,当时还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