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胶州汉墓群墓葬发现“大肚子”陶罐
2010-8-20 9:23:00 来源:半岛都市报 阅读:3111
 [    ] [打印]

 
  胶州市盛家庄汉墓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刚挖开的一个封土墓下面埋藏着两个墓葬,很可能是“夫妻合葬墓”。考古人员当天出土了一个西汉时期罕见的“大肚子”陶罐,随后又发现了两个积贝墓葬,这两个积贝墓与之前出土的两个积贝墓并排排列,而周围的墓葬基本上都采用土坑墓葬形式,从目前的阶段性发掘来看,专家确定这四个积贝墓为此组墓葬中的主墓。
  封土下藏着“夫妻墓”
  8月1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胶州市盛家庄考古发掘现场时,发掘人员已经将一个墓葬上面的封土清理掉,封土下面竟然埋藏着两个墓葬,通过对现场简单丈量发现,这两个墓葬坑并不是很大,从墓葬的形式来看应该为“夫妻合葬墓”。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此处墓葬为家族墓葬群,这个家族的人死后都要进入这个墓地埋葬,这两个墓葬紧挨在一起,并在同一个封土包下面,可以确定为夫妻合葬墓。
  “通常夫妻墓内都会有很多相同的物品,这两个墓葬如果没有被盗,完全可以解读西汉时期夫妻墓的埋葬特点。”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夫妻墓采用合葬,通常两人感情比较好,后人埋葬时会把他们爱好的物品放进墓坑内陪葬。这两个墓葬内能否出土有价值的文物,要等发掘后才能确定。
  罕见“大肚子”陶罐现身
  “这里出现一个陶罐,而且保存得相对比较完整。”当天上午,考古人员在南侧一处墓葬坑内发现一个黑色的陶罐。这个陶罐只有罐口部分破裂,罐体没有明显的损伤。陶罐口非常大,而罐体的“肚子”也要比先前出土的陶罐大很多。“这样结构的陶罐比较少见。”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通常这种“大肚子”陶罐上面都会有纹饰和图案,但这个陶罐上面却没有,可以说这个陶罐比较另类。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在汉代,陶罐的样式多种多样,通常“肚子”都不会很大,而这个罐子的“肚子”却鼓出较大,在当时的制作工艺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历次的汉墓考古发掘中,虽然都有陶罐出现,但是这样的大肚子陶罐确实非常罕见。
  考古人员还告诉记者,汉代是陶器和瓷器并存的时代,汉代陶器产地大多在中原地区,也有一些地方性的小窖生产“另类”的陶器,可以说这个陶罐在汉代也非常罕见。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