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霞”的一夜成名把“世界遗产”的“名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继浙江江郎山申遗成功后,杭州西湖、运河也正在为加入“世界遗产族”做最后的努力。浙江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金炳雄认为,“申遗”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景点的知名度,但同时对景区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畅通无阻的“世界名片” “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是一张在国际上畅通无阻的“世界名片”,一登龙门,即身价百倍。然而,“世界遗产”绝不仅仅是发展旅游的摇钱树。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此,“世界遗产”变得有“章”可依。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王昆欣对设立该项《公约》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评选出世界遗产主要是为了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共同为保护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截至2010年8月1日,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目前还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 保护不等于不开发 2007年,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等6处世界遗产被“黄牌警告”。一时间,世界遗产的走“味”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对此,王昆欣坦言,“世界遗产”需要保护,但不等于不开发。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除了保护,它还肩负着让更多的人共享美景的责任。 他认为雷峰塔的再次兴建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现在,雷峰塔的旧址被玻璃罩保护起来,新建的塔又可以供游人参观,既保护了原址,又获得了旅游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