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5国道与绕城公路交会处的东北方100米,西善桥街道辖区内,有几座不起眼的山丘,西边沙洲的村民称这里为“远山头”,南面油坊村的老百姓称其为“殷山矶”,另外还有贾家山、魏家山等名字。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这些不起眼的小山头上,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三十多处六朝墓葬。昨天,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些重新现身的古墓葬。 36座古墓葬现身 小山丘的百亩地块今年7月初已经挂牌出让,随之而来的将是开发建设。因此,从3月份开始,考古人员在这一地块上进行了考古发掘。洛阳铲在地上打出探孔,带出来的五花土将显示这下面是否有古墓。最终,考古人员在这百亩土地上,一共发现了36座古代墓葬,其中绝大部分为六朝墓葬,有少量的宋代墓葬和明代墓葬。 昨天下午,记者在这一片土丘上看到了36座墓葬,可惜的是,所有的古墓都有1至2个盗洞,看得出,这些盗洞的始作俑者——盗墓贼“业务水准”高超,他们打的盗洞,直接对准陪葬品集中的墓室,这使得墓葬群的墓中冥器损失严重,一些六朝墓甚至已空空如也。 记者看到,20余座六朝墓均为券顶砖室墓,由青砖砌成,有封门墙、挡土墙、前室、后室、排水沟等组成部分。虽然盗墓贼已经“光顾”,但考古队员还是有所收获的,“我们在古墓中发现了一些陶俑、陶牛车、耳杯、盘口壶、陶碗,这些都是随葬品”,现场一位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六朝人事死如生,陶俑和陶牛车放进墓里,就是供墓主到阴间后驱使的。 而其他十余座宋代、明代墓,结构则较为简单,有几座甚至是土坑墓,也就是挖个土坑直接把人埋进去,随葬品也就寥寥,这些墓主应该就是布衣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