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保护文化遗产 人“驱”楼“空”保护法受质疑
2010-8-13 8:46:00 来源:文汇报 阅读:2882
 [    ] [打印]

 
  历史上的平江街区以居住为主,保护规划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在人口结构上控制50%的回迁率,即50%的邻里关系不变,80%的房屋不动或者少动,在住屋功能方面保持80%的居住功能,唤醒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场景。平江路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在保护规划中均得到现代化的更新,管线入地、路面铺装、河道整治。旅游及商业的适当开发与合理布局,使得商业活动不致于破坏市民宁静的生活。
  如今信步走在平江路的青石板上,不仅能饱览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牌坊等众多类型颇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能见到拎着菜篮的老人,背着书包的孩子,三三两两坐在河边树下喝茶、下棋、纳凉、聊天的寻常百姓;一曲评弹、一腔苏白不知从哪扇门扉里传来,那些古老的生活趣味也慢慢地回来了。
  遗址公园:历史在人迹中活化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童明康提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他看来,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的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就为人们提供了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今社会共存、与周边环境融合、与居民生活相互关联的一种思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按照国际惯例,没有对宫内建筑大规模复建。人们见到的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建造,只在钢结构上挂上板材,以模型方式扣在遗址上;宫墙恢复的不是实体墙,而是用树、竹子、石块等组成的抽象墙体;一些考古现场对游客开放,但开放不能影响遗址的考古挖掘进程;种下当时大明宫内有的植物;通过各种方式把遗址标识出来。这些都是遗址保护性展示的方式。遗址公园将在西安的城市生活中,扮演类似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日本新宿御苑的角色,三分之二园区对游客免费开放,开启遗址区的人居元年。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