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海内外学界瞩目的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发掘现场,埋藏简牍的古井终于重见天日。这是继出土14万余枚三国吴简、1万多枚西汉简牍后,长沙五一广场再度收获重大简牍的考古发现。 历次考古发现表明,在长沙最繁华闹市区五一广场现代建筑下的地层中,存在一个记录西汉至三国历史风云,埋藏海量珍贵简牍的“第一金矿”,其数量之大,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均堪称我国出土简牍之首。 位于长沙核心商业区的五一广场,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6月22日,因为修筑地铁二号线五一广场站而重见天日的东汉简牍埋藏地,眼下已经探明简牍层距地表约6米,横截面长1.4米,厚0.4米,估计埋藏有简牍近万枚。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简牍为较有序地从容埋藏,一些文史资料被完整串联解读的可能性较大。考古发掘领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朴华指出,从目前已收集的施工中散落的50多枚简牍来看,墨迹清晰,内容丰富。由于东汉早中期简牍出土量非常少,此次发现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