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电(记者张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发掘渝中区老鼓楼遗址时发现,这里就是南宋抗蒙名将余玠的帅府,影响世界历史的钓鱼城抗蒙战争的很多指令也是从这里发出。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介绍,老鼓楼遗址是在拆迁中被发现的,墙砖上有“淳祐乙巳”铭文字样,这是南宋宋理宗淳祐5年的纪年,正是南宋末年抗蒙战争时期。由于遗址上部被大量的建筑垃圾覆盖,考古专家仅推测该建筑遗址为鼓楼或钟楼,也有人认为是城墙。在进行了考古发掘后,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这一遗址正是抗蒙山城体系缔造者——南宋兵部侍郎余玠的帅府所在地。这一处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东西宽24.7米,南北残长24.5米,建筑内部是夹着鹅卵石的黄灰沙土层层夯筑,四周砌筑护坡墙体,墙基以大型长条石块砌成。夯土层内夹杂着少量宋代涂山窑系的黑釉、彭州窑系的白釉及湖田窑系的青白瓷片,有破碎的碗、盘、盏等。 南宋末年,宋蒙战争爆发。淳祐二年,余玠任兵部侍郎,淳祐三年,余玠上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和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全面负责四川防务。余玠在蜀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并开始修筑钓鱼城,构筑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以至指挥抗蒙40年之久,屡战屡勇,战之能胜,成功粉碎了西线蒙军“顺流而下,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