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专家破解重庆石柱千座岩棺葬谜团
2010-7-28 8:42:00 来源:重庆晚报 阅读:2806
 [    ] [打印]


    林必忠认为,虽然石柱县当地文管部门将龙河中上游发现的悬棺称为“岩棺葬”,但因处于悬崖峭壁上,更准确的称谓应是“崖棺葬”,并与巫山等地常见的巴人悬棺葬并无必然联系。
    林必忠透露,崖棺葬应是僚人当时一种普遍的墓葬现象,并非富族或部落首长专用。原因是当时龙河流域僚人较少,也就数千人左右,目前发现的崖棺葬也只有上千穴,算上还没有被发现和被毁掉的崖棺,以及可能存在的二次利用的崖棺,可以得出此推论。
    此外,龙河两岸崖棺同一处墓群,墓葬位置有明显远近关系,一个崖面上大的墓群,可能就代表一个家族的墓地,聚集较近的数座墓之间关系可能是一种家族关系。
    简易机械撞崖成墓穴
    宋代已经出现并使用简易凿崖工具,搭上木架可反复撞击崖壁
    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崖棺,用的是何种工具与施工方式?考古专家也提出了几种不同说法。
    唐朝张鷟著《朝野佥事》中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对此,三峡博物馆专家王豫认可这种方式,并进行过论证。
    林必忠则认为,龙河两岸崖棺时代较晚,主要成于宋代,当时凿崖工具已经使用,比如一种简易机械已经出现,搭上木架,利用机械反复撞击崖壁成墓穴。此外,其他如垒土说等,也可能使用过。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