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原始鸟类化石新属种“原始沈师鸟”被发现
2010-7-28 8:40:00 来源:沈阳日报 阅读:1135
 [    ] [打印]

 
  记者从沈阳师范大学获悉,刚刚出版的国际SCI检索重要学术刊物——英文版《地质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报道了由沈阳师范大学古鸟类学专家胡东宇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的一个原始鸟类化石的新属种-—“原始沈师鸟”(Shenshiornis primita)。这一新发现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化和早期鸟类的树栖能力演化研究作出了贡献。
    “沈师鸟”化石产于辽西朝阳县大平房镇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地层,距今约1.2亿年。“沈师鸟”全长约40cm,保持一种“昂首阔步”的体态,它的双颞窝型头骨表现出较迄今世界最原始鸟类“始祖鸟”更原始的非流线型;其上颌仍保留着原始的圆锥状牙齿;而后肢的胫跗骨短,拇趾向后翻转与其他三趾呈对握式,表现出适应树栖生活的特征。“沈师鸟”保存完好的头骨为解决“鸟类可动性头骨早期演化”这一长期争议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沈师鸟”化石是由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2005年10月在辽西朝阳野外化石发掘中自行采集的,研究组决定将这一古鸟类新属种命名为“沈师鸟”。
    据悉,我国中生代古鸟类化石迄今共发现40余种,以往成果多出自于中科院等研究机构。自2005年沈师大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以来,由于我国著名古鸟类学家侯连海教授等的加盟和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鸟类学年轻博士胡东宇教授等的共同努力,沈师大在古鸟类研究中不断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发现了“棘鼻大平房鸟”、“敏捷真翼鸟”、“建昌孔子鸟”等原始鸟类化石,2009年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世界最早的带毛恐龙——“赫氏近鸟龙”的新发现等重要成果,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沈师大的古鸟类研究团队目前已迅速成为我国古鸟类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