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陕西省、甘肃省文物部门联合签署“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协议”,双方将投资7300万元在甘肃省天水市建设两省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科研基地。 该基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总占地面积100亩、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其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研基地占地70亩、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科研基地占地30亩。该基地将以周秦文化考古为重点,组织陕西、甘肃和全国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先秦时期文化遗存的专题研究,努力将科研基地培育成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科研基地由陕西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天水市政府共同建设。该基地建成后不仅深入挖掘研究中国西北内陆的文物,还将促进文物所在区域的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早期秦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实施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其战略定位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陕甘两省签署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协议将进一步积极推动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