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对待文物回流 保持清醒 斗智不斗富
2010-6-28 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2420
 [    ] [打印]


  面对这些和尚的生意经,我们应当保持一份清醒,斗智不斗富。从这些年回流的海外文物看,大约是这些通道出境的:历朝历代的中外贸易、世界各国的来样定货、政府机构的往来礼品、来华人士归去所携纪念品、人口迁徙产生的文物与艺术品移动、政府允许或没有明令禁止销售的历代文物、中外宵小合作的走私文物与艺术品、以文明方式甚至是慈善方式骗取的文物与艺术品、以其它各种方式盗取的文物与艺术品、入侵者作为战利品的文物与艺术品等十类。如此看来,前六种方式出境的文物与艺术品是合法的,其收藏者理应得到中华民族的尊敬。是这些善良而又智慧的人们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份凝固的血脉,为人类文明保存了一份异样的神灵。对于后四种方式出境的文物与艺术品,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当认清这个事实,如果我们花钱买了这些文物与艺术品,不仅有为虎作伥之嫌,而且让自己的投入失去法律的保障与道德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应当算一笔账,据有关机构统计,在世界各国博物馆中,存留有167万余件中华文物与艺术品。因为各国博物馆的体制不同,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可以进入市场的,所以,中国再高速发展,中国人再怎么有钱,都不可能把流失在海外的文物与艺术品都通过市场的方式、尤其是拍卖的方式买回来。这几年,从日本回流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物与艺术品,大都成为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标志性物品,以天价方式出现,照此推理,我们还真没有这个实力完成我们自己的宏愿——让海外“游子”回归故土。当我们的爱国热情为海外商人识为加价筹码时,我们委实需要在热情之余加一份理智:不能让我们的一腔热情被人轻易地兑换成一本万利。
  面对这些和尚的生意经,我们应当保持一份矜持,斗智不斗气。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学费,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交给国际古董商导演他们谋划的连台好戏,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把那些我们的博物馆里并不缺乏、甚至有些富余的文物都买回来堆在仓库里,要知道,我们的仓库里还有不少东西等着国家拨款、民间资助来整理、修复、研究、展览和出版。
  其实,我们的许多文物与艺术品在国外博物馆里并没有受到多少委屈,凡属中华民族经典性的东西都被待为上宾,而在仓库里坐冷板凳的,除极少数是因为展览需求不大而闲置外,绝大多数文物与艺术品本身的品质本属一般,即使荣归故里,也会被打入冷宫。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意气用事,而要以有理有利有力的方式,既保持我们的尊严,又体现出应有的睿智。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当国际古董商利用我们澎湃的爱国热情而肆意抬高中华文物与艺术品的市场价位时,我们可以避其锋芒,一方面,我们可以集中资金,或者引导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收购流失海外的那些文物重器和有影响艺术家的代表作;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通用的方式,来收藏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文物与艺术品。中华民族的宏伟大厦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浑厚历史基础上,也一定要建立在人类的广阔人文环境中。
  由此,我们关于海外文物与艺术品回流的思路是不是要开阔一些、清晰一些、主动一些、硬朗一些,套用古诗而谓:君问归期未有期,神州有雨涨天池;何妨共剪西窗烛,自幸人间共吉时。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