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呼和浩特讯 于今人而言,有关契丹更多的印象,或许源自武侠大师金庸笔下的《天龙八部》。作为小说群像中契丹人的代表,萧峰被金庸寄予了众多的契丹文化元素。 那么,契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契丹文化如今安在?《草原牧歌——契丹文物精华》将于7月10日-10月10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此次来湘展出的114件(组)文物。昨天,作为本次展览的协办媒体,本报记者跟随专家组走进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仓库,现场见证契丹文物精品的真面目。下午2时许,记者走进仓库。此时,众专家正在认真地进行文物点交。高亮聚光灯、照相机、白手套……种种文物点交的必备工具,让现场显得有些紧张。 “您看,这有3个扣出现锈蚀。”面对桌面上放置的“鎏金铜马络头饰”,湖南省博物馆专家细心地观察着,并将文物表里出现的异样一一记录在册。“对于这些国宝级的文物,我们不能有一丝马虎。”展览项目负责人郑曙斌教授说,这些精选的展品,以内蒙古博物院藏辽文物为主,其中包括著名的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三大墓葬所出土的文物精品,意在重构失落的契丹文明,还原一种古典与现代武侠小说中并不契合的游牧文明。 据内蒙古博物院外事部主任吴玮瑛介绍,他们特别从内蒙古辖区内各博物馆等借调了不少精品文物,而“这些文物刚刚结束在台湾的展览,在那边大受欢迎。”吴玮瑛说,之所以将长沙作为本次展览的内地首站,主要是因为湖南省博物馆在展览运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另外,截至昨日,本次展览的内容方案已经确定,展览共设3个展厅,分别展示神秘的牧马人、居无定所的迁徙、穿金戴银的尊贵和生命的遐想。与之相应的,本报也将沿着这条线索,从今日起推出《探寻契丹文化密码》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追寻神秘的契丹文化踪迹。记者徐海瑞 通讯员黄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