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知识
古玉常见的作伪方法及辨伪(三)
2010-5-17 9:16:00 来源:中华玉网 阅读:2318
 [    ] [打印]

 
  3.常见人工染色法
  未经入土的传世古玉极为罕见,入土古玉因为长年受地气、矿物质等的侵入浸染,许多玉质颜色发生迹化,出现了斑、水银沁等土锈斑沁,这种颜色变化叫“沁色”。沁色虽然本身是一种瑕疵,是一种缺陷,但也是一种经历沧海桑田的外观标志,自然也成了鉴定家辨别是否为古玉器的重要依据。
  在嗜古者眼里,沁色是美妙的。在他们那里沁色名称繁多。色如甘栗,名曰“对黄”;色如蜜蜡,名曰“老对黄”;受水银沁而色黑的称为“纯漆黑”,受血沁深者为“酱紫斑”,浅者名“枣皮红”,其他如丹顶红、金韶颜、紫灵芝、梨花白、蛾眉篱、牛毛纹、鹏鸽斑、石榴子等形象生动,而“梅花数点”、“银湾浮萍”、“长虹贯日”、“太白经天”、“金星绕月”、“玉带缠绕”、“孤雁宿滩”、“苍龙浴海”等,不仅诗意盎然,而且传神达意呢!
  嗜古者对沁色的多寡也有专门的雅称:“受一色沁者,名曰纯一不杂;受二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称三元及第,又曰桃园结义;受四色沁者,誉为四维生辉,又名福禄寿喜;受五色沁者,美称五星聚魁,又称五福呈祥;多至十色以上,名曰群仙上寿,又称万福攸同”。据说曾有谚语曰:“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如此注重沁色怎不令逐利之徒怦然心动!
  为了提高古玉售价,更为了便于仿制古玉,历代作伪者除利用玉皮鱼目混珠外,还炮制出了一系列对玉染色造假的方法,这种种方法不仅如今仍被广泛运用,而且还被不断推陈出新。因为作伪者深知,形象仿制得再好,如果不能有效地掩盖赝品的新琢痕迹,一旦败露岂不功亏一篑?更何况人工染色还能掩去玉质的瑕斑,以劣充优。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