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色彩并非是单纯存在的,它是通过翡翠的质地而呈现的。首先是它的透明度。透明度是鉴定宝石与玉石的主要技术依据。翡翠的透明度,在珠宝行业中,又俗称"水头"或"水",透明度高者,常说成水头足,水头好,水头长。透明度越高越好。通常测试翡翠水头的方法是,如光线能穿越玉料中达到3mm的深度,为一分水,如能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就可以认定为上等质量了。根据水头的差异,将那些水头足,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称为"老种"。老种,色彩亮润,色与底融为一体,质地细腻致密,硬度、密度和折射率均较高。而那些不透明,发干、发瓷、水头少、光泽不亮,质量较差的,则称为"新种"。新种虽说也会有鲜嫩的颜色,但因水头差,而显得色调呆板,质感干巴。还有一种介于新、老种之间的便称为"新老种"。 影响翡翠色彩的因素,还有底障。底障又可称地障与地子。它多指翡翠质地的干燥程度,也可以讲地子是没有绿色的翠,而翠又是有色的地子。地子的颜色没有一定的形状特点,常表现为深浅不同的无色,白、灰、藕色以及浅绿色等。 翡翠地子的质地是由其结构的精细程度,水头以及杂质与绺裂多少而决定的。根据它的颜色,水头和净度来形容地子的名称多达数十种。例如玻璃地、蛋清地、清水地、冰地、紫水地、灰水地、无青地、香灰地、藕粉地、湖绿地、油青地、青花地、浑水地、白花地、白沙地、细白地、灰沙地、石灰地、糙白地、狗屎地,以及皮包水等。 常见的如玻璃地,结构细腻,水头足,绿色均匀,呈半透明状态,如玻璃一般;而蛋清地则晶体颜色偏白,犹如蛋清一般,水头足,呈半透明,又称为糯化地;清水地指地子无色或颜色均匀,水头充足,犹如冰般晶莹,故又称为"冰地"。其他如油青地、藕粉地、干地、狗屎地等则水头和净度都每况愈下,质量等而下之。 地子是决定翡翠优劣的重要依据,它是挑选与鉴别翡翠的第一个直观感觉,凡收藏者都必须将其来龙去脉弄清。地子,在港台地区称为"种"。 在翡翠的地子与翠色之间,还有一种相互印染层,被称为"照映"。照映对翡翠的色泽起着很大的关连作用。好的照映,就会将翠色衬托得晶莹柔和,地子也会被映得润滑融和;反之则使翠色与地子显得强硬,生板,有种截然隔离的呆板感。所以照映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翡翠的色彩的柔和。因为照映的重要性,有人就将它比喻为翡翠的"灵气"。这是不无道理的。 影响到翡翠色彩好坏的还有"绺"。绺,是民间俗称,实际上它是翡翠上各种裂痕,有大有小,有细有粗,大的绺裂有恶绺、大绺、通天绺等。小的绺裂有小碎绺、层绺、立绺等。特殊的绺裂有随绿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