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拍卖资讯
翰海秋拍现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罐
2010-11-4 8:40:00 来源:盛世收藏 阅读:4912
 [    ] [打印]

 
  这一件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应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富比见拍的“暂得楼”两件旧藏之一,此次出现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肯定将引起各路买家的极大兴趣。
  这件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造型美观,修坯规整,构图活泼,画面淡雅,绘工精细。周身所绘青花束莲、水藻纹等,层次均匀,疏密有致,色泽明快,分水细腻,烧成温度也控制的极佳。器盖、器腹所绘12尾游鱼,均以黄釉打底,再施矾红描绘复烧而成。其与北京西郊郝家湾出土现为首都博物馆藏品的那一件,无论绘画风格和器型特征都几乎完全相同。
  国人对于吉祥图案应用最初是与《易经》有关,并大量见于春秋以降的构图纹饰取向中,至历代史书中,凡祥瑞的征兆均记录完备。
  由于汉字中“鱼”与“余”谐音,故“有余图”出现甚早,《诗.小雅》中“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即有盈余之意。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盆中见绘有鱼,瓷器则盛行于元代磁州窑系的产品。元代末年,景德镇窑开始仿磁州窑鱼藻纹构图风格,创作出一批青花鱼藻纹盘和大罐,而这类构图也往往是被陶瓷界认同度很高的元代标准器图式风格。
  此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将“有余图”的构图推向了高峰。因器物款署“大明嘉靖年制”,是为御用器,按官窑规制,系先由宫廷画师绘制纹样后,奉旨依样烧造,故较之民窑鱼藻纹罐的图案讲究大得多。其器盖上等距绘四尾游鱼,是为“四序有余”,即一年四季皆有盈余;器身一周绘八尾游鱼,潜台词则为“八方有余”;合成共十二尾也有寓意。因古人常以十二指代众多,如南齐王融《望成行》诗中“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也常以之指一天,即十二时辰,如吴越时望江亭名对“三千里路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所以,此图案构成总括为四序、八方、十二时中皆有余。当为嘉靖帝祈祝国泰民安的祭祀专用酒容器。
  这类嘉靖青花五彩瓷,无论青花发色和色彩关系的处理、运用,还是整体绘画风格、品味、意趣、造诣,都与成化五彩有着明晰的继承关系,甚至像一个人或一代人的作品,因此,至少可以判定为,此系造就成化辉煌的同一批人在嘉靖初年艺业的延续。正是由于有这一批高水品工匠的存在,才使得嘉靖早期的一些小型器,若不看底款极容易被误认为成窑。而随着这一代人的殒没,嘉靖朝青花五彩也彻底变成了另外的样子,并一直延续到万历间。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