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重庆真武山发现悬崖石牛
2010-1-13 9:41:00 来源:中国国家文物网 阅读:2893
 [    ] [打印]


  考古人员兼网友的一个小伙透露,结合初步了解的状况看,石牛属文物无疑。不过,权威说法有待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到场查勘才有定论。言毕,他向文物考古专家汇报现场状况。
  小伙称,论坛对真武山石牛、暂未发现的巨形石牛图探秘是有备而来的——替已经启动的重庆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打前站。
  专家
  石牛可能近百年
  昨下午,市文物考古所专家林必忠闻讯,赶来现场查勘,得出石牛属文物、雄踞悬崖可能已近百年和其产生可能跟道教有关联的结论。
  结论跟这些查勘结果有关。首先,石牛属写实石雕,尤其是牛鼻可互通后形成的穿鼻孔等状况表明,其雕刻技艺系民国时期广泛使用的石雕手法。其次,牛头下刻在类似石匾上的“清”字,传递出道教中“老子一气化三清”、“三清”是道教对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等信息。最后,结合考古学的文字断代法观察,“ 清”字属行书具隶书韵味,可这种文字迄今已风行上千年,因此石牛产生的年代不可能在民国之前。
  林必忠介绍,将立即通知南岸区文物考古单位,对石牛作文物普查后纳入文物点范畴。
  爷爷的爷爷留下美丽传说
  石雕牛头是天牛下凡抗旱
  无独有偶,除已查勘的真武山石雕牛头外,南山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行政村中,名称涉“牛”字的9个村中,就有石牛村和放牛村。昨日,记者在当地几经走访了解到跟石雕牛头相关的传说,其说法确跟悬崖上的牛眼遥望两江有关。
  居民高路德讲的传说是他爷爷听老祖宗讲的。传说中,有一年南岸大旱,庄家颗粒无收,受饥饿死者很多。天神用天眼看到这事,向玉皇大帝汇报。天牛受命下凡,除必须把两江水引到土地龟裂的南岸外,还得把农田耕完后才能返回天庭。
  “天牛伸嘴把长江和嘉陵江的水吸起,飞到云上往南岸方向喷。很快,电闪雷鸣不断,暴雨连下三天三夜,农田和一些山沟都装起了水……最先长出地的是青草,绿油油的那种。天牛见草就管不住自己嘴巴,下到地上不要命地吃草。”他说,天牛吃草是因为喷水后又累又饿,哪料贪嘴吃得太多,肚皮越鼓越大。
  吃多了的天牛特别口渴,想跳进长江喝水时,发觉肚皮大得已经走不动了。走不动就不走!天牛这样想着就趴在了南岸,一边欣赏青草和绿树不断长起来的美景,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反刍的青草。
  天牛久不回天庭,玉皇大帝很生气,认为天牛贪图享乐且消极怠工,遂惩罚正反刍的天牛化成岩石,即只允许在悬崖上露出一个牛头,牛颈后的身体则变成大山。
  在石牛村走访,数个年老村民都证实有这个传说。
  又有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
  黄桷垭还有栩栩如生石牛图
  “其实,在黄桷垭广益中学背后的那条山道上,有一处类似突然断裂的崖壁,上面刻着面积三四十平方米、雕刻成大牯牛的图案……这个图跟真武山的那处石雕牛头应该有关联。”昨晨,今年50余岁、沙坪坝区双碑市民刘先生向本报报料:30年前,他陪舅舅顺着山道往真武山方向步行,被那处雕刻得很形象的石牛图惊呆。
  按他回忆,石牛图刻在青石崖壁,牛肚圆鼓鼓、牛头略微往天翘、四肢很健壮……“就是农村耕田那种大水牛,雄壮却一点不凶猛。”
  昨下午,记者在刘先生带领下,顺广益中学背后那条石板铺成的山道前行。刘不时停步观望回忆,不时寻问偶尔经过的路人——30年前的那条山道早已不在。途中,有年老的登山市民能回忆起石牛图相关事宜,强调是转山时偶尔走错路看见的。
  “大概位置是老君洞往真武山途中,啷个去记不太清了。”山道上,自称姓赵、在黄桷垭住了60多年的老翁说,刻石牛图的崖壁隐于靠近山顶的林中,他只记得模糊方位。
  顺山道边步行边打听约2小时,石牛图暂时存在于刘先生和当地个别知情人的回忆中——据说,通往石牛图崖壁几乎没路,就算持工具开路也不一定能及时找到。
  昨日傍晚,受无照明因素影响,寻找石牛图暂时中止。事后,市文物考古所的消息表明,石牛图说法他们很关注,不排除让专业人员助刘寻找的可能。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