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文物艺术品鉴定市场遭遇“信任危机”
2010-1-10 9:5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2630
 [    ] [打印]


  王立军呼吁与会专家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服务宗旨,严于律己,做一个高尚的、一个纯粹的、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专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佛像鉴定专家金申强调,专家绝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丧失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宁可得罪人,也不能违背良心。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专家高鸿表示,从我做起,坚决不说假话,做到对社会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历史负责。
  浙江大学副教授、书画鉴定专家黄鼎倡议与会专家努力做“三好鉴定家”:一是人品好,鉴定工作往小了说关系到藏家的经济利益,往大了说关系到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鉴定家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见利忘义;二是眼力好,鉴定错了无异于造假,负面影响很大;三是口才好,鉴定家应该凭借自己的口才,利用各种场合传播收藏和鉴定知识,引导藏家免落“陷阱”。
  “做好鉴定工作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义务,也是服务藏家的职责所在。”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告诫说,“我们千万别不懂装懂,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品德修养,与时俱进。”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玉器鉴定专家张广文则指出,目前,文物、艺术品仿制活动已进入大规模、高科技、工业化阶段,社会对鉴定的需求与日俱增,鉴定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他呼吁体制内的专家走出“深宅大院”,更多地参与民间鉴定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是体制内的人,但我认为真正的鉴定高手在民间,因为他们直接深入工厂、市场,熟知造假、贩假的各种奥妙,而且可以看到博物馆里看不到的东西。”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鉴定专家金运昌建议,博物馆专家与民间高手多多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鉴定行业盼立法
  《收藏界》杂志社社长高玉涛对此深表赞同,他说:“只有体制内的专家与体制外的专家真正地团结起来,中国的收藏事业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规范鉴定市场,除了靠优秀专家率先垂范,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鉴于鉴定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谏建议,首先应制定包括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在内的《中国民间古玩艺术品收藏法》,在确保合法收藏的前提下,尽快制定《中国民间藏品鉴定法》。
  《鉴定法》主要用来规范鉴定监管机关及职能、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机构的设置和注册、鉴定人职业资质管理、鉴定人和委托人的合同管理、鉴定纠纷仲裁等,明确一系列责、权、利关系,使鉴定行为以公开、公平、公正、科学为原则,有法可依。其鉴定结论具有法律程序的权威性,可以作为藏品转让、银行抵押、财产价格、拍卖流通的参考和依据。
  其次,明确鉴定行政监管职责。建议国家文物局设“民间藏品鉴定流通司”,统一监管民间文物、古玩、艺术品的鉴定、拍卖、市场流通等行为,直接管理鉴定机构的资质审核、鉴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同时,还应设置一个最高鉴定仲裁机构,由一批业内公认的德艺双馨的鉴定专家组成,主要业务为鉴定珍贵藏品,指导全国的鉴定机构工作,对民间鉴定纠纷进行权威裁定。
  再次,规范鉴定机构设置。除国家文物局设置最高鉴定和仲裁机构外,省市文物局也应设立鉴定机构,加上各类社会鉴定机构,形成一个以国有鉴定单位和各类民营鉴定机构为主体、其他鉴定资源为补充的鉴定体系,更多、更好地面向社会服务。刘亚谏还建议将鉴定业务纳入国家执业资格体系,从制度上促进鉴定行为规范化。
  刘亚谏呼吁,国家文物局应与文化、劳动等部门协调,统管鉴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助理鉴定师、鉴定师、高级鉴定师职称系列,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国有瑰宝、民有藏家、鉴有诤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期待着如此三全其美的盛世早日来临。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