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老教师办起全国高校首个“古灯博物馆”
2010-1-10 9:52:00 来源:东南商报 阅读:2739
 [    ] [打印]


  当年秋瑾曾主持过“大通学堂”。这盏灯竟是先辈用过的遗物,竺慧明如获至宝。后来他再三说好话,又到街上买来大量的布料,才得到灯主人的同意。竺慧明说:“这是我最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
  灯给人温馨的怀念
  竺慧明的老家在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后竺村。外婆家在萧王庙登科墙门。一件编号为“E拾”的古灯,就来自于他的外婆家。据说,古时候这个老墙门里出过多位武将。武将们曾在这盏古灯的陪伴下习武。这盏灯不知传了多少代。后来,这个老墙门里住了20多户人家,竺慧明小时候常常去外婆家。他清楚地记得,每天早晨,都会有人先点上这灯,然后,20多户人家都会用一种特殊的引火纸,到这灯上来引火。那时,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大家相处得非常和谐温馨。
  竺慧明说:“灯是有生命的,古灯给人以纯朴美、自然美、浪漫美。给人一种温馨的怀念,给人一种永恒的美。”
  在自家建“挑灯楼”
  竺慧明把自家的阳台改装成“挑灯楼”,他的灯平时都收藏在那里。他常常会在万籁俱寂的时候,把家里亮着的最后一盏电灯熄灭,独自于黑暗中摸索着走进“挑灯楼”,划燃一根火柴,绝不用打火机,在灯架上取下一盏古老的油灯,将其点燃。
  他这么喜欢古灯,这次为什么会一下子把灯全都捐出来?从“挑灯楼”搬入学校博物馆?竺慧明说:“灯是我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希望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让灯有一个既使我放心,又有意义的归属。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这也是在为校园文化建设作贡献。灯可以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可以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祖国的灯文化。”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