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拍卖资讯
天津首场秋拍成交近八成
2009-9-2 9:00:00 来源:城市快报 阅读:1808
 [    ] [打印]

    昨天上午9时,本市今年秋季的首场艺术品拍卖会在天津科技大厦隆重上演。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拍卖市场上600多件艺术品成交了近八成。可以说,这次拍卖会给本市秋季拍卖市场开了个好头,也增强了专家、藏家以及艺术品爱好者对本市拍卖市场的信心。
    双语拍卖吸引更多外地藏家
    本次艺术品拍卖的拍卖师,司信拍卖公司总经理袁彬玺是本市首位具有双语(中文和英文)拍卖资质的拍卖师。“本市拍卖市场,尤其是艺术品拍卖,和北京等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现在本市的拍卖市场很少有外国人光顾,但为了提振拍卖市场的士气、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参与度,我认为采用双语主持拍卖会,会带动拍卖市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本市拍卖会因汇集了齐白石、陈少梅、张仃等近现代大家的书画作品以及天津著名书画家梁琦、孙其峰、霍春阳、刘皓的作品,囊括了几十件清代官窑精品,吸引了数十位来自北京等外省市藏家前来竞拍。如此大规模的外地藏家参加本市艺术品拍卖会,这在本市还尚属首次。
    竞价增加高额拍品逐渐升温
    熟悉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人都知道,本市大部分竞买者都是以底价或仅高于底价一点的价格竞得拍品。很多藏家、竞买者之间都是朋友,大家不会相互竞价,即把自己或别人很喜欢的拍品叫到很高的价格。但在昨天的拍卖会上,由于一些外地藏家的参与,对于一些抢手的拍品,出现了六七次互相竞价的高潮,使得拍卖现场异常兴奋和活跃。最终,有些拍品以底价的两三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成交。
    与往届拍卖会相似,底价相对较低的拍品成交率会高一些。而对于底价很高的名家作品,很多藏家、竞买者都会相对谨慎。而在昨天的拍卖现场,本市著名书画家霍春阳的《荷花镜心》以42000元成交,齐白石先生的《有余图》更是以70000元成交。
    天津市场正值逢低吸纳好时机
    今年本市艺术品拍卖市场将何去何从呢?本市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专家介绍说,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至今已出现过三次危机:一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二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三是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受到此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艺术品市场,估计在今年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或2010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才能看到复苏的迹象。然而,每次危机的出现都是和艺术品市场的高峰期相伴相随的。因此,现在正是收藏爱好者与艺术品投资者逢低吸纳的大好时机。专家预测,今年天津艺术品市场仍将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长期的走势来看还将缓慢上升。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