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玉鉴定专家 古方著
仿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格玉器举例: 1、仿古饰纹镯(图 ) 此镯大孔,厚壁,截面为长方形,内壁无花纹,其余三面琢细阴线锦纹地并小“S”纹、直线纹、叶纹。作品玉质青白色,表面有褐色斑,深入玉理。又有一层浮色,为后染之色,花纹近似于战国玉器,但又不同,锦地与叶形纹都非汉代以前玉器纹饰,为仿古玉镯。 2、镂雕龙、螭玉佩(图 ) 作品为青玉,表面浮色深重,似土咬,雕龙、螭共一细长身,身下又接一凤头,身侧饰小夔龙。作品将螭、龙、凤集一蛇身,这种组合在汉代玉器中未出现,是依汉代风格进行的再设计,表面白斑为人工染色,应是仿汉代风格玉器。 3、仿古鸠首角形玉杯(图 ) 作品外形似角,由粗转细,杯外有谷纹并阴线。目前考古发现的角形杯为汉代作品,玉鸠在汉代非常流行,此作品的主要基调应为汉代玉器,但鸠首浑圆而短喙,已失汉意,为仿古作品。 4、镂雕兽、鸟纹玉饰(图 ) 青玉,表面有较多的浮色,中部为一兽头,长身盘旋,尾部为鸟头,兽、鸟皆一足,兽身之外又有一小兽。作品中,兽头似汉代风格又有差别,勾嘴及头顶之翎状角都似鸟,若为鸟头则作品离汉更远,且表皮重色为人工所染,判断为仿古作品。 5、仿古双螭玉佩(图 ) 青白色玉,片状,较厚,下部为底托,其上雕子、母二螭。大、小二螭在汉代玉剑璏上多见使用,此作品仿其风格,螭形有汉意,但螭头结构更似明代图案,为仿汉玉器。 6、仿汉鸟首带钩(图 ) 作品钩头部分为鸟首,刻画细致,钩腹似鸟身,腹部凸雕一螭,屈身似爬行,鸟首带钩战国时已出现。汉代发展为鸟首、鸟身共现的全鸟形,但在鸟形带钩上雕螭,不是汉代玉器风格,且作品中鸟嘴宽阔,螭头简俗,无汉代图案风格,作品为仿汉风格带钩。 7、兽面纹玉饰(图 ) 作品似剑珌,表面饰兽面纹,上、下两端贯一通孔,兽面的平眉,平行四边形眼眶有汉代兽面风格,但鼻下卷云纹不正,卷云两侧饰纹去汉甚远,作品为仿汉风格玉器。 8、仿古螭、龙玉饰(图 ) 青玉,表面有多处浮色,椭圆形,凸雕一龙一螭相对。作品中龙的前胸有横节纹,这一风格出现于南朝以后,螭头有长发,为宋、元风格,由此判定此玉饰为仿古作品。 9、仿古玉辟邪 (图 ) 青玉,表面浮有大面积褐色。辟邪为卧形,小头粗颈,绳纹尾。作品所饰兽面似汉玉图案风格,但与汉代玉辟邪相比有较大差距:其一,头小而无神、闭嘴;其二,身上细阴线装饰过于细碎、繁杂;其三,腿后排列的短线不是汉代图案风格,判定作品为仿古玉器。 10、仿古玉饰件(图 ) 作品上部为立体雕琢的玉避邪,中部为长尺,下部为夔式装饰。从玉避邪来看,头、尾具汉代玉兽风格,但目前发现的汉代玉避邪,翅羽为前后两组,此作品仅有腰部一羽,似羽似非,前足造型又显无力,判定为仿汉玉器。 11、仿古玉人(图 ) 作品为柱状玉人,长袍,细腰,长发后披上卷。这一类勾卷方式主要出现于战国,汉代玉器上,人物所着长袍亦见于汉代玉器。但作品用玉青色而多斑,与汉代所用青玉有别,赭色又为后染。疑为仿古玉人。 12、仿古玉鸠、螭(图 ) 作品浮雕鸠首及一小螭。汉代玉器中多有玉鸠,此作品局部风格仿古玉之意多有勾、卷、网格等装饰,但与汉代图案又有不同,所雕之螭亦无生气,为仿古玉器。 13、仿古勾连纹玉饰件(图 ) 作品为长方形厚玉板,青玉,局部瓷白色,表面凸雕勾连纹,上部似为兽面,琢双眉及眼,但五官不明显,眉前又一小兽面。图案中的平眉及勾连纹似有古意,但与汉玉风格相差甚远,其上颜色又有人为之处,为仿古玉件。 14、仿古透雕勾连纹鸡心佩(图 ) 作品为青玉,中部鸡心式,有孔,外周透雕花纹,但透雕部位凌乱细碎,缺少主体块面,表面又多浮色,为仿古作品。 15、仿古蟠螭鸡心佩(图 ) 作品玉质略差,有黑斑,主体为鸡心形,片状,中部微隆,上部雕一螭,有汉螭风格,此作品风格似汉物,但单螭无饰,过于简练,玉材又差,疑为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