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知识
仿古玉辨伪与鉴定(十)古方著
2009-8-31 13:23:00 来源:中国古玉网 www.zgguyu.com 阅读:4212
 [    ] [打印]

著名古玉鉴定专家 古方著
    仿新石器时代文化玉器举例:
    1、仿红山文化玉勾型器(图  )
作品成片状,前端为弧形刀,一侧出勾,内部外出一榫,其上有孔,内与援之间有栏。作品样式与红山文化玉勾型器近似,但棱线生硬,不同于红山文化作品,内的端部又出榫,用红山文化作品也不同,所用玉材、花斑明显无旧玉感觉。
    2 、仿红山文化玉龙(图  )
作品所用玉料暗绿色,无光泽,整体似“C”形,一端为龙首、巨眼、阔嘴、长角,龙身素而无纹,中部有一通孔。作品所用玉料与红山文化玉器不同,龙形过于死板,眼大无神尾部生硬,无古朴之意,应是一件仿制品。
    3、仿红山文化玉龙(图  )
这类玉龙又称为兽头玦,是发现较多的红山文化玉器,体积或大或小。此类玉器的仿制品也较多,此件作品为仿制,所用透闪石绿玉在红山文化玉器中曾被使用,作品上白斑生硬,面积小而沁入深,不是土中埋藏形成的,龙头与身的比例略与真品不同,龙头之阴线工艺也不同于红山玉器。
    4、仿良渚文化玉琮(图 )
此件为仿品,与良渚文化玉琮相比,表面颜色浮而不实,为染色,眼目纹纤细。
    5、仿良渚文化玉琮(图  )
此件为仿品,作品顶部为方形射,与良渚文化玉琮不同,图案阴线较良渚文化玉器过于粗、深,玉材亦不同。
    6、仿良渚文化二节琮(图  )
此件为仿品,表面白斑为后染,人面、兽面纹线条为砣具加工,与良渚文化玉器不同。
    7、仿良渚文化八节琮(图  )
此为仿良渚文化玉琮,作品所用玉料为黑绿色,超出一般良渚玉器用料范围,图案结构不同于良渚玉器,如人眼部用双阴线圈表示,这在良渚文化玉器中尚未见,图案线条纤细,不同于良渚玉器。
    8、仿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琮(图  )
作品为两件长玉琮相接,这一样式作品在目前已知良渚文化玉琮中尚未见,作品的花纹,图案线条过于纤细平滑,与良渚文化玉器不同。
    9、仿良渚文化多节琮(图  )
作品长114.5厘米,宽15厘米,超出已确认的良渚文化多节琮。对体积超大的作品,应引起注意,视为疑点,作品为方头,表面白斑局部深厚,与良渚文化作品不同。
    10、仿良渚文化玉璧(图  )
作品两面各饰二个凸起的神人兽面纹,图案边线不正,是人为的仿古图案。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玉璧,皆较厚,玉质不好,尚无带神人兽面图案的,与这件作品特点有别。此璧两面皆有图案,与良渚文化玉器常规不符。
    11、仿良渚文化玉斧(图  )
此斧的边棱圆滑,同新石器时代作品不同兽面图案为细阴线刻出,图案的加工方式、细部结构皆不同于良渚文化玉器。
    12、仿良渚文化玉刀(图  )
器为刀形,较厚,无孔,前端尖而上挑,用玉近似于蛇纹岩类玉料,主要部位琢刻细阴线仿良渚文化兽面纹。这一式样的玉刀,成型需要较高的技术,新石器时代中尚未见且玉刀无孔,不能悬挂又不能接柄,不符合一般规律,图案细而无力,结构又不同于良渚文化玉器,为明显的仿古制品。
    13、仿石家河文化玉人(图  )
作品为半蹲状人,头顶有冠,耳下有孔,双手交于胸前。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玉人首,一些作品头戴矮冠,与此作品类似,上海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传世玉人,与此作品相似。与石家河玉器相比较,此作品的加工圆滑细腻,手、足趾的僵硬感不足,身体的横向沟槽也有差距,表面白斑浮躁,赭斑似后染,为后人仿古玉器。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