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已出土文物4.3万余件,为做好出土文物的陈列和利用工作,河南将积极筹建南水北调博物馆。 据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董睿介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是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涉及文物点最多的省份,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已确认各类文物点170处,总干渠涉及文物点160处,共计3300处。 截至2009年10月,河南已实施考古发掘的文物保护项目达140个,其中古遗址51处,古墓葬群82处,古城址77处,发掘面积44万平方米,任务已经完成过半,出土文物4.3万余件。 董睿介绍说,为了做好出土文物的陈列和利用工作,河南将努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尽早完成南水北调博物馆立项和规划工作。建成后的南水北调博物馆,将充分发挥文物的对外展示和教育功能,加强对出土文物的利用,重视文物复制品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成果的转化,使大量珍贵文物能够更好地贴近大众、贴近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河南下一步还将做好地面文物和重要墓葬的搬迁复建工作。目前,焦作市政府决定在南水北调总干渠绿化带划拨50亩土地对焦作市七处地面古建筑进行复建,打造焦作明清民俗建筑群;安阳市殷都区政府拟划拨100亩土地对韩琦墓地进行复建,建设韩琦陵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