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开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象山港大桥连接线建设范围内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根据和宁波市高等级公路指挥部达成的协议,在建设范围沿线,从象山县黄避岙村到鄞州横溪镇栎斜村,共有8处地点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目前,考古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横溪镇栎斜村,考古发掘墓葬19座,出土铜器、瓷器、陶器、铁器等各类文物50余件。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有单室(凸字型)、双室墓(合葬墓)两种,时代从三国东吴到唐代,其中三国东吴2座,西晋6座,东晋2座,南朝7座,唐代2座。出土文物有虎子、洗、盆、罍、盘、罐、盘口壶、唾壶、鸡首壶、碗、钵、鐎斗、双耳杯等精美瓷器;陶器有灶、甑、釜、罐、鐎斗、罍、香熏、堆塑罐;铁器有刀等;铜器有鐎斗、铜镜、五铢钱和“开元通宝”等。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了一批有纪年的墓砖,年号有“宝鼎二年”(三国东吴267)、“李君”、“建兴二年(314)八月一日己亥朔张津”“建兴四年(316)至孝”(西晋)、反文“于氏之墓”、“咸康六年(340)庚子戚作”、“永和二年九月一日(346)”(东晋)、南朝墓葬虽然没出土纪年砖,但是排水沟等墓葬结构明显,唐代为典型的船型墓葬,有“合”“葬”字样。墓葬时代特征明显,可惜的是所有发掘的墓葬在早期和最近均遭到人为的盗掘,使得出土文物组合不是很完整。虽然如此,本次发掘的墓葬时代跨度之大,M9纪年砖更是少见的标注了墓主人修建墓葬及下葬的时间,纪年之详细、精确,为宁波地区三国到唐代的墓葬断代提供了典型的标尺,也为研究这个时期宁波地区的墓葬形制和葬俗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研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