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藏友集齐侵华日军各式军刀
2009-11-26 9:10:00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2819
 [    ] [打印]


  军刀见证日军衰亡
  丁先生介绍到军刀的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配发32式军刀,样子类似西洋刀,花哨而实战性不行。于是从1934年开始,日本重新配备军刀,一开始都是军人花自己的钱买的,军官佩带94式军刀,1935年士官也配发军刀,称95式军刀。
  1938年后,军官又配发98式军刀。94式军刀的刀鞘为双环,95式军刀和98式军刀的刀鞘为单环。94和98式比较珍贵,都是手工锻造,云纹非常精美,而士兵配的军刀则都是机器打制。
  丁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一把二战末期的95式军刀,“这把刀在做工上实在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也非出自名家,刀鞘都是木制的,但是我觉得最有价值,就是因为这是日军走向衰亡的见证。”
  原来,战争初期日本军备充足,军人的军刀做工精良用料讲究,也不乏名家名刀,而到了这把刀制作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在1943年前后,几线作战的日军各方面资源非常匮乏,军刀的生产也只能粗制滥造了。这样的木制刀鞘就是最好的见证,收藏日本刀不能完全追求工艺,这些也都是不可否认的罪证。
  全制式军刀捐给博物馆
  “我收藏军刀只想留住一段历史。”丁先生这次捐赠的物品总共有30多件,其中包括13把军刀,包括从32甲,32乙到98式等等,将侵华日军所有制式的军刀集齐了,另外还有国民党军官用的中正剑,军阀阎锡山部队的锡山剑,可以算是二战前后中国战场上的刀剑搜罗了个全。另外还包括各类民国时的文物,总价值有30多万元。其中有几把刀连中国军事博物馆都没有。
  “收藏古刀剑最能看到国家的兴衰,刀剑的铸造工艺在我国唐朝时期达到顶峰,日本的技术也不过是从唐朝学习的,但是我们保存下来的唐刀几乎就只有尸体了。”丁先生拿出一把黑乎乎的刀给记者看,这是极为稀少的留存下来的唐刀,但看起来已经完全是废铁一块了。如果能很好地保存,这把刀仍旧可以锃亮如新!
  说到这里,他不无惋惜地表示,其实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收藏到一把保存完好的中国古刀。
  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宁表示,这些民国时期的刀剑保存下来的十分稀少,散落在民间,博物馆也很难收藏到,确实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