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民办博物馆陷入困局?自救还是求救?
2009-11-23 9:27: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2776
 [    ] [打印]


  目前,国有博物馆已开始逐步免费开放,以履行社会公益责任,而民营博物馆为了生存不得不在门票上做文章。在一些专家眼里,民营博物馆的现状堪忧:场馆面积小、安全系数低、运行经费高。资金短缺是当前民营博物馆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些民营博物馆开设不久就已经出局。
  自救,还是求救?
  只要政府出台政策给予保驾护航,民营博物馆就能在市场中顺利航行?
  在中国国际文物保护博览会民营博物馆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认为,国内民营博物馆发展有许多政策瓶颈,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性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缺乏具体措施,也没有可借鉴的案例。
  然而只要政府出台政策给予保驾护航,民营博物馆就能在市场中顺利航行吗?李中航认为,民营博物馆要依托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要自我创新,寻找出路引导民间博物馆进入良性发展。任经文则认为,民营博物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专题、主题,展品陈列要有特色,要有精品、专区,以区别于国有博物馆。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王女士透露,在后期运营中,他们计划进行旅游纪念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及民俗文化体验等多种经营,例如举办民俗婚礼和宴席等来增加收入。
  针对目前我国民营博物馆的特点,全国古玩商会会长宋建文分析说,民营博物馆的展品内容虽然丰富,但档次不一、形式雷同,专、精类文物少。宋建文指出,民营博物馆建设或出于旅游、或出于文物交流等,呈现多样化,因而,民间博物馆发展要区别对待。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不可能生搬硬套国外的经验,现有体制下政府不可能包养民间博物馆,因而,由国家制定符合民间博物馆发展的政策,使民间博物馆能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开发获取资金,减免一定税收,采用灵活政策允许大众民间博物馆可以与国有博物馆共存、共繁荣,是眼下比较适宜的选择。
  民营博物馆的经营者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把博物馆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运作,许多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民营博物馆的经营者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把博物馆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运作,在藏品搜集上也存在着片面追求珍品甚至是国宝级艺术品的误区,而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许多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也有专家提出,一些民营博物馆的运营者在创建之初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甚至有些人一开始就将博物馆发展寄托在政府的包扶上,认为只要创办一个好的、有影响的博物馆,即使最终无法持续经营下去,出于文物保护的公益性质,国家也不会不管他们。
  针对经营者的这种想法,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馆处郭处长明确表示,这样的想法不太切合实际。他说,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国家还没有实力包揽、承担这些费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赵教授也认为这种想法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会使民间博物馆经营者一开始就不具备合格竞争者的心态,容易让民营博物馆事业走入死胡同。
  郭处长说,目前西安市民营博物馆发展势头较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民营博物馆政策法规还有很多空白,政策保障方面也很欠缺,如民营博物馆员工职称评定、事业经费的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都亟待解决,许多民营博物馆存在技术保障不到位、人才缺乏、陈列布展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虽然民营企业家办博物馆的热情高涨,但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导。毫无疑问,民营博物馆要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补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共 [1] [2]  页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