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位置示意图。
发掘出土的文物。 此次发掘的墓葬,埋藏深度距目前水泥厂的地表基本上只有30多厘米,多数墓葬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水泥厂的过程中已被“削”掉不少。 “我们发现这些墓葬时,最浅的墓甚至只剩下20多厘米”,易西兵指出,一般来说,这样的墓,从墓地到上面的砖,至少应有1米甚至更深,“在距地面这么浅的距离,还能够被保存下来,确实非常难得”。 易西兵以此次出土的南朝砖室墓M4为例说,“旧水泥厂的一部分电缆正好斜穿过这个墓室,其中一面古铜镜竟然就在电缆下方10厘米的位置,如果电缆再埋得深一点,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看到保存完好的这面铜镜了”。 事实上,通过这个墓室的不仅有电缆,还有一口粗大的铁制水管也从墓室后方穿过。 “我们发掘这个墓时,曾请旧水泥厂的老工人去现场看,他们都说这个墓室的上面正好是进厂大门的一条水泥路,得知地下埋藏有古墓时,老工人们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们以前天天骑车从上面经过,从来都没发现底下有宝贝呀。” 广州西湾路旧水泥厂发掘出汉代及南朝墓葬群的消息(详见本报6月2日A19版)传出后,引起许多市民的关注。这些跨度长达六七百年的墓群泄露了古人的什么秘密?这么薄的土层下怎么会埋藏着这么久远的文物,而且大多保存完好?这块地今后将用作什么用途?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为读者揭开这些谜团。(记者饶贞 张顺美) 南朝鸡首壶 流口 似飞禽 第一眼看到这只鸡首壶,很容易被它光滑而带有特有光泽的青绿色外观所吸引。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只壶的流口(出水口)仿佛一个被简化的动物的嘴,而与流口对称的壶的另一侧,也有一个造型独特的装饰,“有人说它像蛇或乌龟的头,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飞禽、比如鸡的尾部,而流口处则是一个被简化的鸡嘴”。 惊艳 青瓷鸡首壶“非常罕见” 提梁 藏猫脸 在这只青瓷壶的另外两侧,能清楚地看到两个提梁,易西兵猜测,它们很可能是用来系绳子以便将壶拎起来所用。在提梁下方,能看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仿佛“猫脸”的可爱动物造型。易西兵认为,提梁和“猫脸”合在一起,组成的图案恰恰像一个铺首,“类似古时的人装在门上的门环”。 在此次出土的20多件器物中,最让考古学家惊叹的是一件南朝晚期的青瓷双耳壶。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易西兵表示,这种形状的鸡首壶,他本人及不少考古工作者都是第一次见到,“确实非常罕见”。他认为,从这件精美的随葬品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生活的惬意和对艺术的喜爱”。比起如今大规模制造的各种器具,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壶身与壶盖的“玄机”外,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果站起身来俯瞰,会发现整只青瓷壶仿佛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只丰满、圆润、展翅欲飞的飞禽,不论是头、尾巴还是一对翅膀,都是那样栩栩如生。易西兵认为,这只飞禽最有可能是一只鸡、或者是一只凤。考古研究人员曾演示使用这个青瓷壶,只要一只手指套进壶身的“门环”内,同时用大拇指放在“鸡尾巴”下,青瓷壶就很自然地被提了起来,并往前倾倒。 动物象征着财富 考古学家认为,对古人来说,动物是很重要的财富象征。在此次出土的墓葬中,研究人员同时发现五六个小巧可爱的“滑石猪”,这些用滑石雕出的小猪长约5厘米,有些小猪的身上还有小洞,易西兵推测这些小洞是用来穿绳子的,“可以把它挂在腰间”。 他表示,“滑石猪”是六朝时期中国南方地区比较普遍的一种随葬器物,“说不定当时的人活着时也戴这种装饰品”。 壶盖 如僧帽 这只罕见的青瓷壶,不仅身上藏着这么多“机关”,就连壶盖也不同寻常,“非常像是一顶僧帽”,易西兵指出,“正好嵌进壶身里,就像今天许多人用的紫砂壶”。 难得 20多件器物被完好保存 棺椁已腐化消失 连骨头都不见踪影 “这次考古发现还有一个特别难得的地方,那就是几处墓内的器物均保存得非常完好”,易西兵解释说,以往广州发掘的汉代、南朝砖石墓,被盗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砖石墓是用砖砌的,比较明显,不像土坑墓那样隐蔽,因此出土时墓室里的器物往往十有九空”。 但在此次发掘出的器物中,保存完好的就超过20件,“其中有一个精美的青瓷罐,顶部距离墓口只有10多厘米,能完整保留下来实在太幸运了”。 不过,墓室里的棺材和尸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专家表示,南方地区的酸性土加上雨水天气,使得这些棺材、尸体早已完全融入了大地,“甚至连骨头都已经不在了”。 发现 距当时城中心有5公里 唐宋时期广州人的生活范围在扩大 除了汉代和南朝晚期的墓群外,此次考古工作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水井、灰坑、灰沟以及房屋柱洞等遗迹,“这些遗迹很显然与人类的居住活动有关”,考古人员通过卫星地图测量,发现此次文物出土区域距离以前的广州城中心——即现在的中山四路,直线距离约为5公里,“这个距离在古代来说已经算比较远了,这也反映出到唐宋时期广州人口已经变得密集,并开始扩张,人的生活和居住范围不断变大”。 事实上,就在距离此次考古地点西南面约800米的地方,即现在的西村工人体育场,也曾在上世纪50年代出土过宋代西村窑址,考古学家已公认这里是生产外销瓷的地点,因靠近河流,烧窑后方便用水路进行运输。此外,周边的石头岗、凤凰岗等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发掘出数百座古墓,表明这一带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埋葬场所。 此次发掘的墓葬群包括9座西汉土坑墓及16座南朝砖室墓,以及一座保存不太好的唐朝墓葬。其中汉代的墓偏早,南朝的墓则基本属于南朝晚期,中间的历史跨度长达六七百年。奇怪的是,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却缺失了两晋时期、西汉中晚期及东汉的历史遗迹。 其间五六百年一座墓葬未留下 “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两百年人们埋葬死者的地方,突然隔了五六百年后,又再次出现比较密集的墓葬群,这中间的墓葬是否都被毁了呢?如果被毁,为什么能毁得这么一干二净,连一座墓葬都没 惊 工人天天骑车过 不知地下有珍宝 疑问 墓葬时间从西汉跨到唐 两晋东汉古墓哪去了? 叹 “视死如生”南朝人 一室一厅真讲究 此次出土的南朝砖室墓M4(见上图)显示了南朝人“视死如生”的特点。易西兵认为,这个墓室是仿造主人生前房屋的布局所建。这个布局讲究的“一室一厅 ”,长约9米,在相当于现代人“客厅”的前室,摆着碗、灯、酒壶、碟子生活用器物,通过一个较窄的通道,可以从“客厅”走进放置棺材的“卧室”。 不仅如此,在“客厅”前还有一个稍矮的渗水井,墙上有一个排水孔,墙后是一条长约45米的排水沟。易西兵认为,这个“阴间”的排水沟依然具有实用功能,在下雨时可排除部分积水。 “一般来说,古人的墓地一般建在低矮的小山岗,而水泥厂地块就是这种地形”,他指出,有些墓地 后事 遗迹交还开发商建成商贸城 据悉,旧广州水泥厂东区地块由广州市越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6年公司征下该地块,根据国家《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要先进行考古勘探工作,“由于文物出土的地块大部分从建厂之初就是停车场,没有经历打地基等破坏,因此出土的文物都十分完好。” 本月开始动工建设 这位负责人表示,发掘工作并未延误工程建设。目前,施工人员已进场,准备本月开始动工建设。“考古时间比预计多用了一个月时间,基本没有影响工期。按照相关规定,考古人员把有价值的文物运走之后,遗迹将交还开发商建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这一地块上方将建成大型商贸城,以鞋业鞋材为主,地块下方则将挖成地下停车场。开发商方面表示,计划将展示考古研究所在此地进行的考古收获图片目录等供市民参观。 文物交由博物馆保存 目前,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着手抢救发掘出的文物,今后这些文物将用作科研或交由博物馆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