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考古现场昨再现东汉墓葬
2009-7-15 9:25:00 来源:扬州网 阅读:935
 [    ] [打印]

   

    昨天下午,市考古人员又在唐代和六朝时期两座墓葬遗迹的东侧发现了一东汉墓葬,可惜已遭破坏,棺材也已腐烂,只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瓿、陶罐的碎片。 
  遗憾 釉陶双系罐裂了
  “又发现一处古墓葬‘痕迹’了!”昨天下午3时多,考古人员在城北沈家山建筑工地“搜索”古墓葬时,得到了这一消息。
  据悉,按照东汉礼俗,随葬品中会有一套或几套陶壶、陶瓿、陶罐、陶鼎,由于此前该处已遭破坏,考古人员陆续清理出碎片。
  下午4时45分,泥土中“露”出了一个罐子的口,四周还有疑似朱红色的“布”。“这是釉陶双系罐,是该墓葬保存比较完好的随葬品,但表面有裂痕。”尽管考古人员非常小心地取,但釉陶双系罐还是成了一块块碎片。考古人员遗憾地说,这釉陶双系罐已经风化,现在厚度只有0.4毫米,变得非常“柔弱”了。釉陶双系罐四周及下面疑似朱红色的“布”,原是漆器腐烂后留下的漆皮。
  下午近5时,墓葬里又出现了一面袖珍型铜镜,直径约6厘米,上面有符号和字迹。考古人员表示,需带回清洗后才能辨认,遗憾地是,这面铜镜已裂成三块。
  推测 普通女子之墓
  至于棺材的材质,考古人员推测,墓葬的遗迹已腐烂,应该是一般木材,而不是金丝楠木的,因为金丝楠木抗腐蚀能力很强。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墓葬呈东西方向放置,经测量,长约2.1米,宽0.68米。根据出土的随葬品,推断是东汉时期普通百姓的小墓葬;随葬品中有这么多漆器,推测是一个女子的墓葬。
  价值 整体研究古代礼俗
  这座墓葬的出土有何价值?现场考古人员刘刚认为,沈家山一带是古墓葬群,最近已先后清理了西汉、唐代、六朝时期的古墓葬,通过一个个古墓葬形式,可从整体上研究不同时代皇室、大臣、普通百姓的墓葬情况,也对研究古代礼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昨天傍晚6时,现场又发现了五六座古墓葬,今起,考古人员将逐一清理。
  【相关链接】
  漆器比金丝楠木难“伺候”
  从这些年发掘的汉代墓葬看,金丝楠木棺木比较常见,如不遭盗墓分子“洗劫”,几乎保存完好。扬州的地下水位高,以金丝楠木制作的棺材埋藏在地下深处密封的环境里,加之日积月累雨水渗透到地下,浸泡在水里,时间再久也不腐烂。但金丝楠木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棺材出土后,时间久了,多少会有干裂迹象。
  相对而言,漆器较难“伺候”,出土后得完全浸泡在水里保管。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