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拍卖资讯
钱松喦作品遵义拍出313.6万元
2009-7-6 9:59:00 来源:扬子晚报 阅读:2084
 [    ] [打印]

钱松喦《遵义》

    [编者按]曾多次发表的钱松喦红色经典力作《遵义》(6平尺),在近日刚刚结束的北京匡时春拍中拍出313.6万元。这个价格也创造了钱松喦作品拍卖的单位面积最高价。《遵义》曾在2007年12月24日北京传世拍卖会上以70万成交,据说是民生银行拍得而未取货,其家属取回后有多人爱此画,却又嫌70万太贵,无人出手。为何两年不到,画作竟有如此惊人的市场表现?本报约请收藏家孔祥东先生点评此画。

    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是以晋唐人物、两宋花鸟、宋元山水确立其地位的。明以降,特别是山水画,开始脱离现实生活,沿着审美惯性,按照约定俗成的格式演绎,至晚清已乏善可陈。难怪新文化运动中连陈独秀都要“革王画的命”。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从民国走过来的老画家,主观上承接了民国肇始的中国画创新使命,开始走向社会生活,进行写生创作,客观上受到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策指引,使中国画创作有了新的内容要求。这一代画家的成功实践,构成了新中国美术的辉煌。钱松喦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从1950年开始即深入社会生活,创作出大批反映新中国各个领域建设场景的作品,至1960年参加“江苏国画院工作团”23000里旅行写生后,于1962年10月创作出《红岩》,标志着他对中国画创作如何用传统笔墨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之探索取得了圆满成功,也确立了他个人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遵义》是钱松喦继《红岩》、《常熟田》等代表作问世,于1965年秋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写生以后,创作出的一大批红色题材的作品之一。说其红色是因为题材与革命历史有关,其画面有大青绿的,有纯墨笔的,而红色画面由于与那个时代的气息更加贴近,往往更受到当时美术界的重视和后来艺术品市场的追捧。此作吸取《红岩》的成功经验,以写实的手法画出“遵义会议旧址”曲尺结构的二层洋楼,将之置于虚拟的近景松柏与远景群山之中央,象征当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决定作用,远山的霞光则喻示中国革命的曙光,屋顶的红色完全是《红岩》般的浪漫主义创作,红色的光辉还映照到柏树上,如此夸张而细腻的处理,加上成熟明快的笔墨技巧和虚实关系搭配,使画面和谐统一而美轮美奂。楼前院子里的红旗应该是“文革”时期络绎不绝的参观代表团所携来,据此及题款字形和“谨绘”二字判断,其创作时间应为“文革”中疾风暴雨过后的1970年。新中国美术史上,此类红色题材的中国画,随着那个年代的远去,其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它完美的创作,使之脱离出政治的是非评价,成为完全的艺术品,并且真实地留下那个时代的信息,犹如西方美术史上的宗教绘画,其价值不以科学和迷信来评判一样。那个时代过去了,那一批跨越两个时代的画家不会再有,那种虔诚并且有能力把时代性描绘到画面上的创作也不会再有。因此,我以为20世纪后半叶写实的中国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还会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也会得到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追捧,特别是我说过的“红色经典”——如《遵义》这样的。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