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赋予作品生命力
2009-6-28 9:45:00 来源:新浪 阅读:1048
 [    ] [打印]

    在“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北京的家中,随处可见展柜中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风格的彩绘泥塑作品。而工作室内摆放着的一座尚未完成的泥塑作品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位老师伸开双臂,用自己的身躯支撑着即将倒塌的墙壁,保护着在他胸前的两个学生。张锠告诉我们,“这是根据四川地震的报道构思的一个系列题材,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是想通过艺术作品再现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人场面。这个作品还没有想好名称,暂且就叫《雄鹰涅槃》吧”。

    “泥人张”是对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自清代道光年间由民间艺人张明山始创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当年,张明山的绝活就是“真”。为练好技术,他常去戏剧大观楼,把泥藏在袖口,边看边捏那些台上的角儿。有一次,以擅唱“花腔”著称的余三胜到天津演出,18岁的张明山观看他演出数次,最后塑成一尊余三胜泥像,被誉为“活余三胜”,从此出了名,张明山“泥人张袖口里捏泥人”的典故也就传开了。后来,他还捏过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程长庚、田桂凤等京剧名家的泥塑。

    徐悲鸿评价张明山的泥塑“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也许正因为捏的“真”,也有怕张明山“捏”的名家。据传,当时的名丑角刘赶三登台演出,看到张明山端坐首席,赶忙退回后台,他说怕张明山一五一十地捏出他的丑像。

    在张锠客厅正门两侧,挂着一对由著名学者曹宏年参观张景祜(张锠之父)作品展后题写的对联,上联是“捏神绝技传中外”,下联是“塑像奇才贯古今”。幼年的张锠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溢着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长大。张锠从小就迷上了泥土和用泥捏制的那些小泥人。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开始了艺术院校的系统学习。在此期间,他学习速写、素描、雕塑史和中国美术史,深入研究中外雕塑艺术和民间艺术。经历了在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艺术创作实践的锻炼后,他在1979年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的研究生,得到导师郑可教授、何燕明教授诸多教诲,使他在艺术理念与创作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于1981年留校任教。

    前三代“泥人张”作品的表现均为传统的写实表现,作品栩栩如生、真实、细腻。而张锠的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吸收民间和外来艺术的精华,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从真实细腻到简洁夸张,从写实到写意,逐渐形成了现代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张锠说:“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分析研究、为我所用,以形成富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这是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在设计“92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阿福”时,张锠就是采用写意的装饰设计方法。作品的上半部分塑造了一个胖娃娃的形象,娃娃戴的帽子用莲花和鱼、蝙蝠和寿桃组成了吉祥图形,表现吉祥与吉瑞的主题。在下半部分,用红、绿、黑三种颜色的彩泥制成了飞鸽的形象,以此表现和平使者即将迎来各国朋友。

    张锠还把前辈们不曾使用的陶瓷、玻璃钢、不锈钢、铸铜以及各种石材应用到创作中。他将泥塑烧制成低温陶,并着色上丙烯颜料,提高了作品的强度,给作品“穿上了各色服装”,让作品更加易于保存,不易褪色。他的铸铜作品《钢人铁马》、石雕作品《孟姜女》、喷铜作品《园丁》、彩雕作品《山村女教师》、彩塑作品《老舵工》都记录着他继承创新的实践轨迹。

    张锠不仅继承了“泥人张”彩塑艺术精华,还借鉴了国内外的艺术形式,形成了造型夸张简洁,形色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先后到各地讲学。一次在台湾讲学过程中,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陶艺教授用摄像机拍下了他捏制泥塑作品的全程,并在课后找到张锠,希望能够留下这件作品做纪念。之后,陶艺教授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钧瓷小碗用绸布包好签名赠送给了张锠。

    张锠告诉我们,民间彩塑不仅融入了民生礼俗、岁时节庆以及市井百象,还饱含纯真与质朴的情节。塑型、绘意,泥塑将民间智慧与工艺和谐统一起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泥人张”源于民,“泥人张”而今更要还于民。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