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日前在张家口市怀来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城池遗址。考古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沿革和中国长城以北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据介绍,城池遗址位于怀来县小南新堡镇小古城村,北距京张高速公路约50米,隔公路与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相望。
城址内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地表散落大量器物残片。考古人员依据采集标本特征推断,这里在春秋时期为聚落址,战国时期建城,汉代依然沿用。
文物普查队员介绍说,城池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200米、东西长约260米。城池西侧遗存城墙长约200米、宽约3至4米、残高约0.8米,因长年风雨侵蚀及人为耕种破坏,墙体已成岗坡状。城池内东半部现住有十余户居民,其余为果园或耕地。
文物部门经考古研究判断,战国时期城池建筑结构比较单一,多为夯土板筑,有的设有角楼、平台或瞭望台。
张家口市怀来县地处长城以北,历史上长期为守御、屯戍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