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青花依旧在屡刷记录 清三代御制瓷器受追捧
2009-6-10 9:47:00 来源:新华网综合  阅读:1074
 [    ] [打印]

    清代官窑拍品价格一直稳高不下,它针对的收藏对象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经济环境也许会使这些收藏家财富缩水,但不会使这些有实力的收藏家失去收藏清代官窑的兴趣。只要是品质高的清代官窑,它们在拍场上的成交价就一定不会让人失望。就在持有各种猜测的时候,清三代御制瓷器接二连三地打破历史成交价,以极其兴奋的态势为近两个月来的每一场春季拍卖会画下了句号。

    在4月上旬苏富比春拍的“玲珑八宝——欧洲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中,8件拍品悉数拍出,总成交额高达9552万港元。而其中拔得头筹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最终以4770万港元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

    5月10日,翰海春拍“古董珍玩”专场,一件罕有的博物馆藏级文物“清雍正粉彩福寿纹大盘”以2598.4万元成交,创下这次拍卖最高价。

    5月27日,一件带有六字篆书款的清乾隆青花花卉纹双龙尊在香港以2978万港元成交。 

    5月29日,在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上,瓷器工艺品专场中清乾隆“釉里红团螭龙纹葫芦瓶”以1332.8万元高价成交,摘得瓷器工艺品部分桂冠。

    “清三代”御制瓷器从古代就受追捧

    为什么这些清代官窑瓷器在今年春天屡创天价呢?虽然有着艺术品回暖的大背景,但是清代官窑瓷器尤其是“清三代”御制瓷器,受到藏家追捧,也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事情。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这三个朝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而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因此,清三代御瓷的市场价格不会因目前经济形势而下跌。

    国外博物馆也推波助澜

    清朝官瓷在20年间身价飙升,与收藏家品位转变有极大关系。20年来,收藏家喜好的瓷器已由明代转向清代。前几年经济形势好,藏家什么都愿意买。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大家都更加关注精品,只愿意对精品出手。清朝御制瓷器是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因而更有市场。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明清官窑瓷器,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藏品数量大约只有2万件。改革开放后,市面上的明清官窑瓷器数量增至4万件左右。经过近30年的流失和损坏,如今市场中流通的明清御制瓷器则更加稀少。

    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是使清代御制瓷器在市场中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中国清朝官窑瓷器的认可和推崇,使得国际收藏机构和国际收藏家也开始对清官窑瓷器热烈追捧。而这些精品的价格稳高不下的另外重要原因,是因为清三代御制瓷器,皆有专门的窑场为皇室特别制作。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制作效果,它们所凝聚的制作时间是难以测计的,而且产量很小。所以能流传于世、保存良好收藏至今的清朝御制瓷器便更为稀少。

    除了清三代官窑,清朝晚期的官窑瓷器也会成为市场中的收藏重点。清三代御制瓷器在民间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晚清御制瓷器中有些品种的工艺也可圈可点。比如同治大婚用瓷,慈禧、道光“慎德堂制瓷”,都是值得留意的。相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故宫晚清的官窑彩瓷数量多,称筒瓷,就是把重复品、一个规格的封装起来,筒瓷数量相当大。而咸丰时期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波及景德镇,使它曾中断生产,因而咸丰官窑的传世物品很稀少,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实力不同玩法不同

    专家认为,收藏清代御瓷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是器型应该规整,没有变形。其次品相完好,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另外色彩艳丽、纹饰精美,没有脱色和花纹不完整的情况。考据一件藏品是否是真品,并且是否值得珍藏,是一门值得终生研究的学问,但对于新晋的收藏家,考据中国古代瓷器的重点则在于造型、纹饰、胎釉彩、烧造工艺和款识等五个方面。

    当然,对于超级玩家来讲,珐琅彩瓷则是清代御制瓷器中更值得关注的门类。虽然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人们熟知的官窑瓷器,但并非所有的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为皇室定制的御制瓷器。相比之下,想要收藏清朝御瓷的藏家,则更应该关注珐琅彩瓷。因为珐琅彩瓷仅在清康雍乾三朝宫中有少量生产,专供皇室御玩。它们都是御制瓷器。

    作为宫廷御用瓷器的珐琅彩瓷一旦有了名人故事的加入,它的价值将更加不容小觑。而清三代时期,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同时供职于宫廷,如郎世宁等。在这个时期的珐琅彩瓷等工艺品中常常能看到具有这些书画家个人风格的花鸟、山水和人物图案,有些书画家不仅提供画稿和题字,甚至是亲自在珐琅彩瓷上作画写字。以2598.4万元成交的“清雍正粉彩福寿纹大盘”为雍正朝御制陈设器中的经典,极为精珍、罕有,属稀见的博物馆藏级珍品。这件打破了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的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正是典型的乾隆官窑瓷器。清御制瓷器存世数量稀少,与这件拍品造型纹饰完全一致的瓷瓶,据考证仅有另外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在香港以2978万港元成交的清乾隆青花花卉纹双龙尊。以1332.8万元成交的清乾隆“釉里红团螭龙纹葫芦瓶”。(马驰 来源:每日新报)

 

清三代御瓷领衔春拍 屡刷记录

   这两天,微笑总是挂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瓷器工艺部总经理闫冬梅女士的脸上。

    5月29日下午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举行的嘉德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以不俗的成交价和成交率落下了帷幕。金融危机带来的忧虑,最后还是给让人喜出望外的拍卖成绩让了路。那件来自沪上旧藏“清乾隆釉里红团螭龙纹葫芦瓶”估价800万至1000万元,成为最受藏家关注的焦点。

    2978万港币——则是带有六字篆书款的清乾隆青花花卉纹双龙尊在5月27日香港佳士得拍卖中创下的成绩。

    而在四月上旬苏富比春拍的“玲珑八宝──欧洲私人清宫御瓷收藏专场”中,8件拍品则悉数拍出,更以总成交额高达9552 万港元,以接近估价两倍的成绩创下了“白手套”纪录。按照拍卖行的传统,成交率达到百分之百的那场拍卖中,拍卖师会获得“白手套”的嘉奖。而其中拔得头筹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经过至少5 位竞投者、约30 口叫价后,最终以4770 万港元成交,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

    “清代官窑拍品价格一直稳高不下,它针对的收藏对象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经济危机也许会使这些收藏家财富缩水,但不会使这些有实力的收藏家失去收藏清代官窑的经济能力。只要是素质高的清代官窑,即使是金融危机中,它们的拍价也不会让人失望。”闫冬梅女士说。

    清宫御瓷为何不败?

    就在国际经济疲软、银行家和投资人正对“金融危机将会何时结束”持有各种猜测的时候,清三代御制瓷器接二连三地打破历史成交价,以极其兴奋的态势为近两个月来的每一场春季拍卖会划下了句号。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陶瓷及艺术品部专家冯汝嘉认为,“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这三个朝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 并且有一定的保质价值。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

    青釉瓶身光洁圆润,腰腹部镂空的牡丹交错盛开,栩栩如生——这件打破了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的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正是清乾隆时期的御制瓷器。“此夹层玲珑瓶巧妙利用内瓶加固,用以承托外壁带两朵精致牡丹图案透雕的瓶身。”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说,“清御制瓷器存世数量稀少。与这件拍品造型纹饰完全一致的瓷瓶,据我们考证,仅有另外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与这只瓷瓶一同现身此次拍场的其他7件藏品均来自同一位显赫的欧洲收藏家。全部瓷器均在雍正及乾隆时期制作,是盛清时期造瓷艺术的精髓。”

    这场成交率100%的拍卖让仇国仕对清代御制瓷器的拍卖前景充满信心,他说,“清朝官瓷在20年间身价飙升,与收藏家品味转变有极大关系。20年来,收藏家喜好的瓷器已由明代转向清代。前几年经济形势好,藏家什么都愿意买。现在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更加关注精品,只愿意对精品出手。清朝御制瓷器是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反而更有市场。”

    “大部分人将官窑瓷器,称为御制瓷器。但我个人更同意这种看法:官窑瓷器中,由皇帝钦点或亲自监督制造的瓷器,才能被称为御制瓷器。清朝瓷器的收藏重点,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俗称‘清三代’。其中御制瓷器因更为罕见而备受关注。”闫冬梅女士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因此,清三代御瓷的市场价格不会因目前经济形势而下跌。”

    在中国嘉德5月29日的拍卖中,一件雍容华贵、器底满施松石绿釉,并落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金彩篆书款的“清乾隆松石绿地粉彩莲花纹撇口瓶”则估价400万-600万元人民币,成为此次从日本回流的瓷器拍品中最具分量的一件。这件花瓶饰有丰富的色彩,造型端庄,瓶体滑润,是乾隆时期御制瓷器的代表之作。

    除了难以媲及的制作工艺,“存世稀少”和“被国际机构和国际收藏家追捧”则是使得清三代御制瓷器市场价格

    稳高不下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清三代御制瓷器,皆有专门的窑场为皇室特别制作。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制作效果,它们所凝聚制作时间是难以测计的,产量很小。而能流传于世、保存良好至今的清朝御制瓷器便更为稀少。”闫冬梅女士说。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明清官窑瓷器,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藏品数量大约只有2万件。改革开放后,市面上的明清官窑瓷器数量增至4万件左右。经过近30年的流失和损坏,如今市场中流通的明清御制瓷器则更加稀少。

    大英帝国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珍藏,是使清代御制瓷器在市场中价格稳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它们对中国清朝官窑瓷器的认可和推崇,使得国际收藏机构和国际收藏家也开始对清官窑瓷器热烈追捧。

    收藏御瓷,如何不败?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收藏清代御瓷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是器型应该规整,没有变形。”台湾收藏家刘太乃先生说,“其次品相完好,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另外色彩艳丽、纹饰精美,没有脱色和花纹不完整的情况;最后应特别留心几个特殊年代的瓷器制品。”

    在故宫博物院瓷器部主任吕成龙先生看来,考据一件藏品是否是真品,并且是否值得珍藏,是一门值得终生研究的学问,但对于新晋的收藏家,考据中国古代瓷器的重点则在于造型、纹饰、胎釉彩、烧造工艺和款识等五个方面。

    而对于研究古瓷已有数十年经验的闫冬梅女士来说,珐琅彩瓷则是清代御制瓷器中更值得关注的门类。“虽然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人们熟知的官窑瓷器,但并非所有的青花、粉彩和单色釉都是为皇室定制的御制瓷器。”闫冬梅女士说,“相比之下,想要收藏清朝御瓷的藏家,则更应该关注珐琅彩瓷。它们都是御制瓷器。”珐琅彩瓷仅在清康雍乾三朝宫中有少量生产,专供皇室御玩。

    作为宫廷御用瓷器的珐琅彩瓷一旦有了名人故事的加入,它的价值将更加不容小觑。而清三代时期,许多著名的书画家同时供职于宫廷,如西洋宫廷画师郎世宁、利玛窦等。在这个时期的珐琅彩瓷等工艺品中常常能看到具有这些书画家个人风格的花鸟、山水和人物图案,有些书画家不仅提供画稿和题字,甚至是亲自在珐琅彩瓷上作画写字。

    除了清三代官窑,清朝晚期的官窑瓷器也会成为市场中的收藏重点。”清三代御制瓷器在民间流通的数量十分有限,而晚清御制瓷器中有些品种的工艺也可圈可点。比如同治大婚用瓷、慈禧、道光“慎德堂制瓷”,都是值得留意的。吕成龙先生说,“相比清三代官窑瓷器,故宫晚清的官窑彩瓷数量多,称筒瓷,把重复品、一个规格的封装起来,筒瓷数量相当大。”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杨静荣则认为,咸丰时期太平天国的战争曾经波及到景德镇,使它曾中断生产,因而咸丰官窑的传世物品也很稀少,值得收藏。(来源:中国网)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