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上的展出 国际在线专稿:考古学家们日前发现了世界上最小恐龙的化石,这种生活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只有小鸡大小,主要以捕食昆虫为食。 据英国媒体24日报道,这种被命名为亚伯达爪龙的世界最小恐龙外形与鸟相似——有细细的腿、钳形的颌、粗短的臂和巨大的爪子。 据了解,考古学家是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雷德迪尔一个叫红鹿(Red Deer)的地区发掘出该恐龙化石的,该地区在2002年就曾挖掘出来20多具这种恐龙,不过一直未引起人们注意。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协会的研究人员尼克·朗里奇表示,亚伯达爪龙是阿瓦拉慈龙(Alvarezsauridae)家族的一个新发现的成员,根据此前发现的化石,这种恐龙除在北美加拿大出现外,仅在南美洲和蒙古被发现过。 朗里奇认为,这种小型恐龙可能是其他食肉类恐龙的猎物。他说,新的发现让人们多少能了解到恐龙是如何随着环境变化逐步消失的。另外随着这种恐龙化石的被发现,证明了恐龙从西半球移居到亚洲。朗里奇说:“我们了解到的恐龙,大多数都是像暴龙那样体型巨大的食肉类动物或者更大的食草类三角恐龙。这种新发现的恐龙体型确实太小了,但新发现的亚伯达爪龙只有约76厘米长。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恐龙主要以捕食昆虫为食” 另外这种恐龙可能主要捕食白蚁和甲虫,不过与食蚁动物捕食的方式还有所不同,它们不会像鼹鼠那样通过打洞捕食白蚁和甲虫——当它们捕食白蚁和甲虫时,会使用自己的身体猛烈撞击居住有白蚁和甲虫的木材,使得这些昆虫从洞穴内被“震”出来。 朗里奇认为这种小型恐龙可能是其他食肉类恐龙的猎物,而这种小恐龙由于奔跑速度较慢,很有可能是阿尔伯脱龙和迅猛龙的主要猎物。他说:“新的发现让人们多少了解恐龙是如何随着环境变化逐步消失的;通过对该恐龙化石的发掘,还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新发现。” 据悉,朗里奇已经将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