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青白玉雕龙凤呈祥笔筒
2008-10-16 19:57:00 来源:中华古玩网 阅读:1425
 [    ] [打印]

  前些日子,笔者在一位藏友的家里,见到了一件非常精美的用青白玉雕成的龙凤呈祥笔筒(见图)。据那位藏友介绍,这件青白玉雕龙凤呈祥笔筒,是他家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文革”中,凡有龙凤图案的物品,如瓷器、字画、玉器等,都被列入“横扫”之列,“红卫兵”只要一发现,轻则当场砸烂,重则还要将主人揪出来示众。面对这种形势,他父亲和他,只好在一天深夜,在床下挖了一个深洞,将其埋藏到地下,并在上面铺上了青砖。这样,才逃过了那一劫,保住了不受毁损。直到前几年,他才从床下的地洞中将它挖了出来。由于深埋地下已有三十多年,所以在上面留下了擦拭不掉的斑斑土沁。
    该青白玉雕龙凤呈祥笔筒,是在龙、凤背上竖立两个笔筒,共长32.5厘米,高14.5厘米,厚6.8厘米;右侧为高高昂起的龙头,头上有角,眼圆睁,口张开,上颚较长,下颚较短,尖尖的舌头伸出口外,给人以一种凶猛威严的感觉;左侧为高高昂起的凤头,头上有冠,尖嘴,三角眼,比较温顺、亲和;龙身和凤身相接,用浅浮雕技法刻有八只凤的图案;龙头和凤头中间,雕了两个圆形笔筒,每个圆笔筒高8.6厘米,直径5.2厘米,可分别插入小楷笔,笔筒外壁周围亦用浅浮雕技法刻了四条直立的龙的图案;龙身和凤身下有底沿,为外八字形,高2.3厘米,厚0.4厘米,采用镂空雕技法,雕了四条龙的图案。这样,该青白玉雕龙凤呈祥笔筒,采用圆雕、浅浮雕和透雕等技法,共雕了九条龙、九只凤的图案,其刀法纯熟,龙凤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的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张口的伸舌,长如戟状。而这件龙凤呈祥笔筒所雕的龙头,正巧与上述记载吻合,再结合雕刻技法和包浆等分析,似是明代永乐宣德时的作品。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