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快讯
韬光寺整治 北高峰顶出土乾隆御碑
2008-10-5 11:13:00 来源:钱江晚报 阅读:1648
 [    ] [打印]

    乾隆真是个高产诗人,很多杭州人都知道他四下龙井,写下32首御诗,去年西湖龙井八景整治,这32首诗都已经刻上乾隆御碑廊,可是很少人知道,乾隆还曾八上韬光寺,写下20首诗。
    韬光寺整治,半个月前在北高峰顶挖出一块乾隆御碑,印证了这个史实。昨天,记者登上北高峰,见到了这块埋藏地下200余年的碑石。文物专家、历史学家,今年80岁高龄的毛昭晰老先生乐呵呵地说:“发现这样的文物,提升了韬光寺的品位,对灵隐景区有很重大的意义。”
    半个月前,建筑工人们正在整理韬光寺小花园的地基,打算松松土,栽种些小灌木、四季花卉,工人老袁一锄头下去,碰到了一个硬东西,把土拨拉开来,一看,是块石碑,碑上虽然满布黄土,却有清晰的篆刻痕迹。
    韬光寺监院月真赶到工地,小心地抹去尘土,赫然发现石碑正面左下角一个方形大印:“乾隆辰翰。”辰代表龙,翰是笔墨,辰翰意思是皇帝的笔迹。
    石碑残缺了一小部分,宽约60厘米,高约1米,厚约15厘米,碑正反两面都刻有诗句,分别是乾隆22年(公元1757年)和乾隆27年(公元1762年)游览韬光时所著五言诗和七言诗。诗文字句完整,其中“不领一杯茶”、“鱼上落溪花”几句看得十分清楚。
    查乾隆皇帝南巡盛典,其中记载,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六下江南,于江南美景中,尤爱韬光,其间八次上韬光寺揽胜,并于乾隆16年(公元1751年)第一次到韬光寺时亲笔为佛堂题下“云澄日观”四字匾额。
   乾隆皇帝以韬光为题材共赋诗20首,正是“每来必有诗留咏”,诗中称赞韬光寺的深邃幽静:“平生志不厌山林,况此山林处最深。云林境已幽,韬光幽更极。“
描写幽静中的鸟语泉鸣:“野禽送春声,可见不可识。犹嫌山寂历,间以泉淙石。“
赞叹韬光寺的花草松石:“奇松诡石天然静,涧草山花自在芳。”
他的诗还常用白居易和韬光禅师二人酬唱之韵,如“比丘林下剏开泉,结得茅庵自然眠”;“莫说毗尼守,弗游居士家。宁忘彼摩诘,曾见散天花。”

   其中正面御碑诗全文为:
二十二年丁丑仲春再至韬光坐会莲池上用白乐天寄韬光禅师韵
最爱翠鬟处,因之白足家,
鸟却飞叶竹,鱼上落溪花。
倡和和陈迹,林泉自道芽,
上人者个在,不领一杯茶。

   碑阴全文为:
二十七年壬午暮春月再至韬光
韬光寺里一泓水,奇迹应同卓锡泉,
此日偶然临碧镜,当年见说现金莲。
常涌古往今来月,不异云容山色天,
七字促成旋命驾,清新却愧自家篇。
为了这块碑,北高峰多了个御碑亭,现在去韬光寺,可以在观音殿旁找到它。

 

中国古玉网首页 加入收藏夹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北京总站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松榆西里72号 010-51369450 13439462699 QQ:360288276
上海分站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雪松路330弄9号402室 021-66952907 15021023134
兰州分站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号 0931-8360690 15009427576
版权所有 中国古玉网 备案编号:京ICP备16011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