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8点半左右,一工作人员在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正福街社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挖地基,发现有一处地方土壤较松。当时他并没有在意,继续往下挖。几锄头下去,露一个拳头大小的洞,越往里挖洞口越大,在挖至近6米深处时,意外地发现一处近30平方米的锥形地窖,极像一个倒放的碗。除顶部为三合土筑成外,其余部分均是略带旧色的泥土。仔细一看,地窖的内部非常平整,但有许多锄印,从而很容易猜测出是人工用锄头等工具完成工程的。随后,工作人员拨打了湘潭市文物管理处的电话。
据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大队长陈树明介绍,《史书》记载:位于湘潭的居仁巷(今朝阳街)和由义巷交叉处,原是明吉王三世和徐妃的故居。这里正是明吉王三世和徐妃府的辕门,发现的地窖很有可能是古代储藏室。单从古文化遗址的角度说,这个窖穴就极具有价值。这里正处于湘潭十八总大码头的燕窝里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湘潭最繁华的地段,地窖现场的青砖地基结构十分完整,在下周的发掘中很可能会出现奇迹。根据以往发掘湘乡、长沙古代地窖的经验判断,不排除这次发掘中会出现窖中窖、洞中洞的可能。
□相关链接
明英宗天顺元年封第七子见湲为吉王。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吉王就藩长沙,将潭王府旧址,改建为吉王府。位于湘潭的居仁巷(今朝阳街)和由义巷,便是明吉王三世和徐妃的故里。据《潭城史迹》记载: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溅,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